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测定血吸虫匀浆酸提液中的游离核酸成分,结果以每100mg血吸虫湿重计算,测得ATP56.7μg,ADP13.1μg,AMP9.4μg,尿苷8.7μg,次黄嘌呤1.1μg,肌苷4.0μg,腺苷及腺嘌呤3.1~5.5μg。匀浆中的ATP、ADP及AMP极易经酶促反应迅速转变成次黄嘌呤。  相似文献   
2.
急性期相关蛋白(APAP)在细菌病毒感染、术后创伤、血管内毒素引起的炎症均明显升高。Klainer 和 Mousa 亦先后报导过疟疾、血吸虫患者α_1-酸性糖蛋白升高。本文作者跟踪观察了150名儿童寄生虫患者某些 APAP 的变化,这些患者于1975年为了逃避战争从亚洲东南部热带农村移居到丹麦的无寄生虫地区。他们一般健康状况良好,均于到达丹麦一个月内经 Ritchie 醛-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一个体内标记血吸虫尾蚴的标准技术,作者用~(75)Se-甲硫氨酸分别标记感染曼氏血吸虫的扁卷螺(B.glabrata)和感染间插血吸虫的膀胱螺(B.forskalii),这个方法可以保证从螺蛳中连续逸出标记尾蚴,而且不影响标记尾蚴的产量和对动物宿主的感染力。作者同时探讨了影响标记的一系列因素。标记方法归纳如下: 以扁卷螺(壳的直径2~3毫米)为例,每螺感染曼氏血吸虫毛锄8条,约6周后,选择尾蚴逸出量特别高的螺蛳,分别放在含有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研究羟氨啉的作用方式中,测定了曼氏血吸虫病小鼠口服或肌注~(14)C-羟氨喹后的血药浓度与血吸虫雌、雄虫对该药的摄入量及贮存量。小鼠感染曼氏血吸虫尾蚴80条,8~10周后分组给予口服或肌注~(14)C-羟氨喹(放射活性为5.6微居里/毫克)单剂50毫克/公斤体重(ED_(99)剂量)。给药后隔不同时间解剖,从腔静脉取血,分离血清,取200微升血清在液体闪烁计数器中测定放射性。并收集肠系膜静脉及肝窦中的成虫,以生理盐水洗涤,置于含有戊巴比妥1微克/毫升的盐水中,使  相似文献   
5.
鉴于乙酰胆硷是日本血吸虫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而在动物体内则主要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因此研究虫体的胆硷酯酶对了解虫的神经肌肉活动特点及抗血吸  相似文献   
6.
作者评价了17种抗血吸虫药物对小鼠感染曼氏血吸虫的化学预防作用。在动物感染前3小时,除海蒽酮、羟氨喹分别按单剂量一次肌注80毫克/公斤体重和200毫克/公斤体重外,其余药物均采用皮下给药,每天1次,共5天,每天剂量相当于该药急性LD_(50)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研究了急性恶性疟病人血清蛋白图谱的变化。27名急性恶性疟住院病人,包括男性13名、女性8名及儿童6名,均来自泰国尖竹汶府的恶性疟原虫抗氯喹株流行区,全部病人入院时均有发热,血片检出疟原虫。入院后均给予硫酸奎宁治疗,首次肌注单剂量  相似文献   
8.
日木血吸虫匀浆含有ATP、ADP、AMP、尿苷、次黄嘌呤、肌苷、腺苷、腺嘌吟及GTP,并能将ATP迅速转变成次黄嘌呤。血吸虫腺苷磷酸化酶活力为27.3μmole/分/对虫,以台氏液培养24小时后,血吸虫向培养液内排出腺苷磷酸化酶。吡喹酮(8×10~(-4)M)及FormycinA(1.6×10~(-3)M)分别抑制该酶58%及72%。血吸虫雌、雄虫表膜ATP酶活力分别为17.0±2.5与17.3±3.8μ molePi/h/mg膜蛋白。在3mM Mg~(++)存在下,Na~+(100mM)及K~+(20mM)对该酶无激活作用,5×10~(-4)M乌本苷对该酶也无明显的抑制作用。采用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及等电聚焦法对该酶进行分离和提纯,并在提纯前后测定其Km值。  相似文献   
9.
由于假阴性和假阳性反应,血吸虫粗抗原皮内试验近年来已不为人所喜用。为了提高血吸虫皮内试验抗原的可靠性,作者提纯了一种血吸虫酸性蛋白水解酶,能致敏宿主,只引起速发型超敏反应,对埃及或曼氏血吸虫感染均有特异性。作者用小鼠肥大细胞脱粒试验及猴皮内试验对曼氏及埃及血吸虫粗抗原与提纯蛋白水解酶的抗原性质进行了比  相似文献   
10.
作者等应用体外培养的方法,观察了曼氏血吸虫成虫角皮磷酸水解酶与嘌呤和嘧啶的转运的关系。曼氏血吸虫成虫的多核角皮含有很多腺体、管道和磷酸水解酶有关的结构。作者认为这个角皮结构可能兼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在体外培养曼氏血吸虫成虫时,一磷酸腺苷(AMP)可以抑制血吸虫摄入介质中的~(14)C-腺嘌呤或~(14)C-腺嘌呤核苷,提示在血吸虫角皮表面存在该核苷酸的水解。AMP水解释放出腺嘌呤核苷,后者使~(14)C-腺嘌呤或~(14)C-腺嘌呤核苷的摄入受到了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