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胶原海绵复合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构建工程化心肌组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索以胶原海绵为支架、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为种子细胞,于体外构建工程化心肌组织的方法。方法:实验于2005-12/2006-1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实验室完成。Ⅰ型胶原海绵剪切成方形片状(2.0cm×1.4cm×0.2cm),经60Co照射消毒,于DMEM培养液中水化1h左右。另取1d龄SD大鼠心脏,剪成小碎块,然后用2.5g/L胰蛋白酶于37℃中消化,吸取上清至含胎牛血清的DMEM中,重复消化四五次,用差速贴壁法除去大部分成纤维细胞,将细胞沉淀用DMEM培养液以2×109L-1的密度悬浮备用。将上述的心肌细胞悬液1mL缓慢滴注于玻璃模型中的胶原海绵上,然后置于细胞培养中培养。肉眼及显微镜主要观察工程化心肌组织在培养期间的自发收缩情况,包括收缩的部位、强度、频率、一致性以及收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工程化心肌组织内胶原纤维的变化,细胞形态,胞核的形状及细胞之间的连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工程化心肌组织片的形态和功能。结果:①细胞接种于胶原海绵上1d后,细胞/胶原复合物的凝胶化过程基本完毕,体积保持恒定,维持至培养结束,第3天细胞/胶原复合物局部出现点片状自发收缩,第5天整个细胞/胶原复合物出现同步化自发收缩,收缩频率61~199次/min。2周后37.5%的工程化心肌组织的自发收缩活动减弱,但75%的工程化心肌组织的自发收缩活动持续至培养结束。②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工程化心肌组织内细胞间连接广泛存在,细胞多呈纵向分布,胞核呈长圆形,胞浆内α-肌节肌动蛋白阳性,胞内肌原纤维排列整齐,可见到心肌特异性的肌小节结构和Z线,多数细胞具有分化的心肌细胞表型。结论:用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为种子细胞、以Ⅰ型胶原海绵为支架材料,构建出的工程化心肌组织,于体外可长时间持续自发收缩,该细胞/胶原复合物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均类似于成熟大鼠心肌组织。  相似文献   
2.
JL指引导管用于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硬病变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硬病变的介入治疗(PC I)方法,对比分析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采用JR、JL和AL指引导管介入治疗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硬病变的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行PC I者305例,分别采用桡动脉JR,AL/JL导管法和股动脉JR/AL导管法PC I。观察指引导管置入成功率,钢丝通过率,球囊扩张成功率和支架置入成功率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上述3种方法的指引导管放置成功率均很高,但钢丝通过率、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成功率,桡动脉JL/AL导管法(99%,98%,98%)显著高于桡动脉JR(75%,63%,63%)和股动脉JR/AL导管法(83%,77%,77%,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硬病变介入治疗JL/AL指引导管法优于桡动脉和股动脉JR指引导管法,并发症发生率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3.
房颤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房颤的病因、发病相关机制及研究进展,提示房颤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吕安林  张晶  刁繁荣  李军杰  胡小菁  张薇  胡艳 《心脏杂志》2007,19(6):682-683,69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再通术中钢丝是否在血管真腔内的鉴别方法,并观察其对急性心包填塞的预防作用。方法将冠状动脉闭塞性病变分为I型、II型和III型,前2型闭塞远段血管显影,后者闭塞远段血管不显影。2003年~2005年32例III型慢性闭塞病变钢丝通过病变后,采用直径为1.5mm的非快速交换小球囊通过病变(相当于微导管作用),近段造影远段血管不显影,则将钢丝退出指引导管保留球囊在原位,从钢丝孔注射2ml造影剂使远段血管显影,确认在血管真腔后预扩张、植入支架。结果32例冠状动脉III型闭塞性病变再通术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1例发生急性心包填塞。结论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微导管远段血管造影技术能鉴别钢丝是否在血管真腔内,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心包填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近年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脂血症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基石。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通过降脂作用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而且还通过抗炎、改善内皮功能、抗血小板活性、稳定斑块等作用使患者获益,即他汀类药物有多效性。现就具有代表性的阿托伐他汀,对他汀类药物多效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房颤电复律成功的因素。方法试验组房颤患者62例,对照组门诊查体窦性心律者60例。将试验组分为复律成功组(A组)和复律失败组(B组),比较试验组、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各组间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差异。所有患者于入院后或入组后第2天常规空腹抽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高敏感CRP(hs—CRP)。结果①A、B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心房内径大于对照组(P〈0.05),CRP高于对照组(P〈0.05);②B组左心房内径更大(P〈0.05),多合并瓣膜性病变(P〈0.05),房颤持续时间长于复律成功组(P〈0.05),CRP更高(P〈0.05)。经多因素分析,CRP水平OR为2.1(95%CI 1.4~3.2,P=0.004),左房直径OR为1.8(95%CI 1.2~2.2,P=0.006),房颤持续时间OR为2.8(95%CI 1.6~4.0,P=0.007)。结论高敏感CRP、左房直径及房颤持续时间是影响房颤电复律成功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36例脊髓损伤并发症的患者,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脊髓损伤住院患者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便秘、压疮、疼痛、体温调节障碍、深静脉血栓等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和控制,并发症发生率为2.8%(1/36),护理满意度为94.4%(34/36)。结论加强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不但可以控制各种并发症的发展,还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药物涂层支架置入后再狭窄、血栓、生化指标和重要器官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评估其血液及组织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5-03/1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外科实验室完成。以聚合高分子材料为药物载体,采用微喷法制备雷帕霉素支架及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药物涂层支架。实验分组:8只小型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复合药物组和雷帕霉素组,每组4只。复合药物组应用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药物涂层支架,雷帕霉素组应用雷帕霉素支架。再狭窄模型采用国际公认的小型猪冠状动脉过度扩张再狭窄模型。每只猪于冠状动脉中成功置入上述支架各2枚。术后两组小型猪服用硫酸氯吡格雷75mg/d抗血小板治疗,雷帕霉素组服用3个月,复合药物组服用1个月。实验评估:①观察术后动物行为状态。②支架置入术前、术后2,7d,4,12周分析全血细胞计数、生化指标。③麻醉后处死动物,取出支架置入段血管,行组织病理学观察,计算管腔面积丢失率。管腔面积丢失率(%)=(支架围绕面积-管腔面积)/支架围绕面积×100%。④取肺、肝、肾组织及支架血管段供血的心室壁行组织学观察。结果:8只小型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动物行为学观察: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3个月造影时,动物心率、血压、体质量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也无明显行为异常及饮食、排尿便异常。②血细胞计数和生化检测结果:复合药物组、雷帕霉素组术后2d白细胞计数均高于术前[分别为(13.1±2.8)×109,(7.2±2.1)×109L-1;(12.5±3.3)×109,(6.3±2.2)×109L-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37,3.08,P<0.05);其余各时段两组外周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γ-血清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及肌酐、尿素氮未见明显改变(P>0.05)。③血管组织病理学检测:两组血管均未见附壁血栓。复合药物组血管腔面积、新生内膜面积高于雷帕霉素组[分别为(4.96±0.35),(4.89±0.46)mm2;(1.12±0.10),(1.05±0.09)mm2],管腔面积丢失率低于雷帕霉素组[(19±9)%,(21±7)%],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重要脏器大体形态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细胞形态结构正常,无炎性细胞浸泡、出血和坏死。结论:雷帕霉素-替罗非班复合药物涂层支架置入小型猪冠状动脉后3个月的血液相容性及组织相容性良好,并可减少术后抗血小板药物的全身用药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影响心房颤动电复律成功的因素。方法根据房颤患者62例电复律是否成功,分为复律成功组和失败组。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并发冠心病、高血压病和瓣膜性心脏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差异。CRP检测:所有患者于入院后/入组后第2天常规空腹抽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高敏感CRP(hs-CRP)。结果与转复成功组比较,转复失败组年龄大(P<0.05),左心房内径大(P<0.05),并发瓣膜性病变比例高(P<0.05),房颤持续时间长(P<0.05),hs-CRP水平高(P<0.05)。经多因素分析,hs-CRP水平OR为2.1(95%CI1.4-3.2,P<0.01)、左房直径OR为1.8(95%CI1.2-2.2,P<0.01)和房颤持续时间OR为2.8(95%CI1.6-4.0,P<0.01)。结论hs-CRP、左房直径及房颤持续时间是影响房颤电复律成功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痹宁心汤联合美托洛尔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HRV)、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通痹宁心汤治疗,连续用药8周。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指标、HRV、TDR的改善情况;治疗后随访6个月,记录2组MACE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后胸闷胸痛、心悸气短、气喘咳嗽、尿少、面肢水肿、神疲乏力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B型脑钠肽(BNP)、Lee氏心衰评分和TDR指标QTc、QTd、Tp-e、Tp-e/QT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A和HRV相关指标SDANN、rMSSD、SDNN、PNN50%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MACE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痹宁心汤联合美托洛尔可显著缓解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心脏功能,改善患者HRV和TDR,降低MACE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