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低密度脂蛋白(LDL)、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稳定性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我院心内科住院拟诊断冠心病的患者249例,统计入院12h内行血脂、CRP、FIB检测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1.依据Gensini法评分分组,分析血脂、CRP、FIB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2.按临床诊断分组,分析LDL、CRP、FIB浓度与斑块稳定性间的关系。结果:1.年龄、LDL、FIB在Gensini评分不同分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年龄、LDL、FIB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OR=0.169,P=0.007;OR=0.231,P=0.001;OR=0.149,P=0.041),CRP与Gensini评分不相关(OR=0.112,P=0.104);2.患者血清CRP,FIB在不同临床诊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结论:高龄、LDL、FIB浓度增高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相一致,炎症因子CRP浓度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影响不显著但对斑块稳定性影响明确;血清FIB浓度增高对斑块不稳定性具有明确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