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感应治疗肿瘤新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仍是当今国际医学界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支柱。热疗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肿瘤治疗手段,是指用加热的方法使人体癌变处的局部温度升高从而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局部热疗按治疗时所产生的温度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温热疗法(42~46℃)、高温疗法(46~70℃)和热切除(〉70℃)。热疗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同化疗、放疗相比较少受副作用的限制,这使得热疗可以多次重复,而不用像化疗、放疗那样考虑毒性副作用在体内的积累,因而在肿瘤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综合分析牙髓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以期更好地分离鉴定牙髓干细胞,提高牙髓干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通过对入选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将牙髓干细胞从干细胞理论、牙髓干细胞概念、牙髓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牙髓干细胞培养4方面进行分析。虽然目前对牙髓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培养方法及应用前景已有一定了解,但牙髓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扩增、鉴定和分子机制等问题尚未完全清楚,这对牙髓干细胞的应用起到决定性作用。牙髓组织取材容易,利用牙髓干细胞研究牙齿器官发育、牙髓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以期最终能寻找更好地解决牙髓组织损伤修复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热疗激发肿瘤免疫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人们对热疗与肿瘤免疫关系的认识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热疗引起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的变化,免疫细胞数量、分布及活性的变化,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增加以及细胞因子分泌变化的研究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4.
综合分析牙髓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以期更好地分离鉴定牙髓干细胞,提高牙髓干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通过对入选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将牙髓干细胞从干细胞理论、牙髓干细胞概念、牙髓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牙髓干细胞培养4方面进行分析。虽然目前对牙髓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培养方法及应用前景已有一定了解,但牙髓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扩增、鉴定和分子机制等问题尚未完全清楚,这对牙髓干细胞的应用起到决定性作用。牙髓组织取材容易,利用牙髓干细胞研究牙齿器官发育、牙髓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以期最终能寻找更好地解决牙髓组织损伤修复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新型低温细胞生存系统用于太空无源搭载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型低温细胞生存系统用于太空无源搭载的可行性.方法: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在低温细胞生存系统培养26天,利用光镜、MTT法、FCM观察细胞的生理特性;荷瘤小鼠观察致瘤性及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新型低温系统使细胞生理特性有一些改变,此变化是可逆的;对细胞的形态、致瘤性及免疫系统没有显著影响.结论:此系统是目前最简单、易行的无源搭载装置,适合于研究空间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6.
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是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一线治疗药物。文献报道, 硼替佐米诱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15%~40%, 其原因尚不明确[1]。本文报道了本中心3例MM患者应用含硼替佐米方案化疗后出现低钠血症伴高热、IL-1β和IL-6炎症因子升高、铁蛋白显著升高及多系统损害。这些表现不完全符合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 MAS)的典型表现, 我们称其为"MAS样病变"。1例患者应用依托泊苷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本文旨在提示应用硼替佐米化疗期间应严密监测血清钠水平, 持续发热的患者需警惕是否诱发了MAS样病变及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 SIADH)。  相似文献   
7.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控制组蛋白乙酰化状态,重塑染色质表观遗传,分别抑制和促进基因表达.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多种HDACI正在进行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在治疗血液肿瘤方面显示出潜在的抗肿瘤活性及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摘要】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较大的异质性,根据危险分层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细胞遗传学异常可将患者分为标危、中危和高危3组。标危患者可采用4周期的Rd(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或VCD(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的方案进行诱导治疗;中危患者可采用4周期的VCD(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的方案进行诱导治疗;高危患者可采用4周期的VRD(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的方案进行诱导治疗。诱导治疗结束后,可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巩固维持治疗。患者年龄、一般状况和合并症是决定是否适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验证新药时代第二次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R2-ISS)对中国适合移植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08年6月至2018年6月国内3个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401例适合移植的新诊断MM患者资料, 所有患者均接受蛋白酶体抑制剂和/或免疫调节剂为基础的诱导化疗, 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收集患者基线及随访数据, 进行R2-ISS重新分期, 分析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OS)。生存数据使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 组间生存使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危险因素与生存之间的关系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患者中位年龄为53岁(范围25~69岁), 其中男性240例(59.5%)。初诊肾功能不全患者46例(11.5%)。按照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R-ISS):Ⅰ期74例(18.5%), Ⅱ期259例(64.6%), Ⅲ期68例(17.0%)。根据R2-ISS重新分期后, Ⅰ期50例(12.5%), Ⅱ期95例(23.7%), Ⅲ期206例(51.4%), Ⅳ期50例...  相似文献   
10.
热疗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效应细胞活性、诱导免疫效应细胞再分布、影响细胞因子表达等作用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基于热疗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研究热疗与各种免疫疗法联合应用的协同效应,为利用热效应治疗肿瘤提供实验依据.目前,树突状细胞(DC)的免疫治疗在抗肿瘤研究中备受关注,热疗与DC联合治疗肿瘤,二者取长补短,产生协同作用,从而提高抗肿瘤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