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MSCTA)及超声在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AI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的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例AIH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MSCTA诊断及超声诊断,且临床资料完整。结果 MSCTA主要表现为血肿及主动脉壁处可观察到新月形或环形异常密度影,血肿及主动脉壁最大厚度5mm,超声检查主要为长轴切面上可观察为累及的主动脉管壁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而短轴切面上的病变部位可见新月形或环形;MSCTA的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100%、100%,显著高于超声诊断的51.72%、53.33%(χ~2=18.136、17.957,P0.05)。结论在AIH患者中应用MSCTA技术可清晰的显示AIH病变部位及范围,并明确主动脉受累情况;而超声诊断可较好观察到主动脉瓣反流及心包积液等情况。  相似文献   
2.
尽管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整复肠套迭正在逐步推广,但基层医院仍以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诊治小儿肠套迭为主要手段。我院在1994~1996年三年内,经空气灌肠确诊肠套迭共85例,除手术证实7例肠坏死,2例严重淤血水肿未能整复外,其余均整复成功,并无一例出现肠穿孔等并发症。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在85例中男56例,女29例,男女之比为1.9:1,年龄6个月以下32例(37.6%),6至12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聚左旋乳酸/无定形磷酸钙(PLLA/ACP)新型生物全降解药物支架置入猪冠状动脉6个月内支架弹性回缩及有效性。方法将16枚新型生物支架随机置入小型猪冠状动脉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术后即刻、随访终点)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术后即刻、1个月、6个月),并且,在术后1个月和6个月分别处死12、4只动物,取支架置入部位血管固定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内膜增生情况和支架贴壁情况。结果各小型猪随访终点造影复查可见支架置入段血管血流通畅,无狭窄及血栓形成等现象。IVUS检查提示,平均支架面积和平均支架直径在置入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分别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支架面积:(6.08±1.30)mm2、(6.00±0.60)mm2比(5.97±0.53)mm2,P〉0.05;平均支架直径:(2.76±0.30)mm、(2.76±0.14)mm比(2.75±0.12)mm,P〉0.05],提示支架未发生显著弹性回缩;病理形态学分析提示,支架置入段血管轻度狭窄,未见支架贴壁不良。结论新型生物全降解支架置入小型猪冠状动脉6个月后,未发现显著支架弹性回缩,具有足够的支撑性能;内膜增生程度较轻,能够保证管腔通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型术(PVP)在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7例共35个椎体行PVP治疗,其中上段腰椎(L1或/和L2)共22例29个椎体,5例患者行胸12,腰1(T12或/和L1)治疗.PVP在DSA血管造影机监视下进行,骨水泥(PMMA)粉剂与液体为3:2比例混合调制成糊状,采用Cook公司PVP配套的Murphy Quick 1.0ml注射器匀速缓慢注入压缩性椎体.结果 经PVP后,骨水泥均呈均匀团状,片状分布椎体内,27例PVP成功27例(100%),本组疼痛完全缓解(CR)者17例(17/27),部分缓解(PR)者9例(7/27),无效(NR)者1例(1/27),无发生并发症.结论 PVP对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深入了解新生儿消化道穿孔X线表现,并对发病部位与发病原因及预后评估进行探讨。方法对照分析24例临床手术资料与X线征象。结果各种位置X线检查发现气腹23例,大量气腹7例,中量气腹11例,少量气腹5例。气腹的X线表现除常见的膈下游离气体外,在卧位或水平侧位X线照片中还可见足球征13例,镰状韧带征12例,铅笔征或Rigler征10例,“黑三角”征3例。气腹以外的其他征象:胃泡影消失6例,肠管少气11例,肠管充气增多12例,肠管无气1例,肠间隙增宽12例,肠壁积气5例,腹腔液体增多15例,外围肠管可见气粪混合征3例。消化道穿孔原因:胃壁先天性肌层缺损5例,各种先天性小肠畸形6例,结肠和直肠畸形4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7例,胎粪性腹膜炎1例。结论X线检查仍然是发现新生儿消化道穿孔的首选方法,对穿孔的原因和预后评估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刘庆春  翟健坤  杨帆  肖建民 《中外医疗》2012,31(32):165-16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股动脉穿刺并发症监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首先对术后存在皮下淤血、软组织肿胀的350例患者进行彩超检测,确定是否存在并发症、并发症的种类及性质,如果确定为假性动脉瘤即用彩超引导压迫治疗并评价其疗效。结果共有150例患者发生皮下血肿,30例发生假性动脉瘤,5例发生动静脉瘘,5例发生静脉血栓,2例股动脉出现管腔节段性狭窄(由于周围血肿较大压迫所致)。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股动脉穿刺的各种并发症能够作出准确诊断,并可指导压迫治疗假性动脉瘤。  相似文献   
7.
胡文军  翟健坤 《当代医学》2009,15(35):710-711
目的评价急诊外伤性脾破裂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插管,将导管送至脾动脉主干及下一级分支动脉,经导管将明海绵条,明胶海绵颗粒或钢圈。推注入脾动脉栓塞。结果急诊外伤性脾破裂21例行介入治疗者均能达到止血目的,成功保留脾脏,平均住院时间为45d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结论介入栓塞治疗急诊外伤性脾破裂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保留了脾脏,维护了机体的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孕症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的造影剂逆流类型、原因、影像学表现及预防措施。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对600例不孕症患者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对其中发生造影剂逆流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发生造影剂逆流的21例患者中,间质.淋巴逆流9例,静脉逆流2例,混合性逆流10例。逆流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逆流与无逆流患者在不孕症病因、子宫形态、输卵管通畅情况、月经周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对逆流发生因素的认识,做好充分的术前、术中准备,可以避免或减少逆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小儿膀胱横纹肌肉瘤的影像表现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膀胱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的X线造影和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RMS的临床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行静脉尿路造影和/或膀胱造影检查,其中4例行CT扫描。结果:造影显示膀胱内葡萄簇状充盈缺损8例,膀胱三角区大的分叶状充盈缺损影2例,6例膀胱壁毛糙。4例CT检查均显示膀胱腔内典型葡萄簇状低于腹壁肌肉密度软组织肿块,局部膀胱壁增厚,增强扫描病灶呈轻中度强化。结论:膀胱RMS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患儿年龄及临床特征多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与辐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CT扫描的临床应用和辐射危害的预防方法。通过对CT扫面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应用范围进行学习掌握.合理减低辐射损伤并发挥CT扫描的最大作用。通过对CT扫描的成像原理、结构进行了解,使CT扫描成像效果更加清晰准确,通过降低剂量、提高技术水平,使辐射损害降到最小。CT扫描在发挥最大效能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辐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