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背景上世纪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后,人们发现消化性溃疡90%以上的人均伴有H. pylori感染.然而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H. pylori与消化性溃疡并非联系那么密切,越来越多的H. pylori阴性胃溃疡在世界各地发现,且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可能与近年来H. pylori根治疗法的广泛应用,H. pylori感染率的下降有关,也可能是H. pylori阴性胃溃疡与H. pylori阳性溃疡具有独立的病理生理机制.目的探讨艾司奥美拉唑联合康复新治疗H. pylori阴性胃溃疡的疗效及炎性因子表达影响.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7-05/2018-05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共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治疗,评价两者临床疗效、测量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临床症状评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临床症状积分及总临床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IL-1β、IL-6、TNF-α、IFN-γ、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IL-1β、IL-6、TNF-α、IFN-γ、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3.44%);两组不良反应和溃疡复发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艾司奥美拉唑联合康复新治疗H. pylori阴性胃溃疡的疗效明显,可显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溃疡的早期愈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杜武勋教授认为气化是中医对人体新陈代谢的高度概括,气化失司,机体则会产生痰饮、水湿、浊毒、瘀等病理产物,并进一步影响气化。冠心病之本虚在于脏腑气化功能失常,重点在心,旁及四脏,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是发病重点。由于人体精微不得正化,形成病理产物,痹阻心脉,构成冠心病之标实,因此对冠心病治疗分为实证期于虚证期,治疗的目标是依靠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利用中药纠正机体的失衡,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气虚血瘀水停是慢性心力衰竭(CHF)的重要病机,气—血—水之间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水液代谢障碍轴,中焦脾胃在水液的代谢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气化是世界事物存在和运动的一种普遍形式,是生命活动的本质。若无气化,气将永远处于混沌状态,万物亦不复存在。水液的输布、蒸腾、排泄都是在气化的参与下完成,并通过脏腑为载体,以三焦为通道,环流周身,营养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脾功能的正常发挥,有效地防止水在体内的积聚。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丹七软胶囊联合舒马普坦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进行治疗的偏头痛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口服琥珀酸舒马普坦片,10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丹七软胶囊,5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头疼发作情况、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优于对照组(82.5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疼发作频次、发作程度评分均显著降低,头疼发作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治疗组头疼发作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P-9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MMP-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七软胶囊联合舒马普坦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头痛发作,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对该病的诊断、治疗和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中医药病证分类研究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作者在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慢性心力衰竭病证结合分期辨证论治方案及组方,将其分为加重期和缓解期进行分期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8.
中医学历来重视对中药复方时效关系的研究,在中医经典古籍中多有论述.中药复方时效关系的研究包括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减弱时间、消失时间.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的提出和不断拓展为中药复方的时效关系规律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基于血清药理学的中药复方时效关系的研究,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病-证-方-量-时-效”理论体系,对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围绝经期高血压是指以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并伴有不同程度血压升高的特殊高血压。根据围绝经期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中医辨证为本虚标实证,以远期调节为治疗目的,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不同证型的代谢组学差异。探讨代谢组学方法在中医证候微观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期和缓解期患者各10例,并选择1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受试者血液样本,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技术,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不同证型患者与健康人血浆中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从质谱中得到潜在生物标记物的精确分子量,并用标准品进行比对鉴定,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不同证型患者与健康人之间代谢途径存在的差异,探索其微观物质基础。结果与正常人比较慢性心力衰竭不同证型患者存在2-羟基丙三羧酸(柠檬酸)、丙氨酸和组胺3种差异性代谢物质,其中丙氨酸和组胺的代谢水平呈上升趋势,而2-羟基丙三羧酸(柠檬酸)的代谢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脂肪酸代谢、氨基酸代谢和组胺代谢途径的紊乱。代谢组学研究方法与中医的整体观念具有一致性,有助于揭示中医证候的微观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