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总结新疆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工作经验,分析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汇总、分析2006—2013年全疆地方病氟、砷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开展情况。结果通过反复多形式的培训、规范统一的标准、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加强管理等方式方法,在全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形成了技术过硬的地方病氟、砷实验检测队伍。结论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多年来强化管理,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全疆自治区级、地(州、市)和县(市)三级地方病氟、砷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取得全疆各级地方病氟、砷实验室连续3年(2011—2013年)100%地通过了国家级外质控考核,为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防治项目T作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检测数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评价新疆已运行6个月、12个月海洛因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在减少毒品危害预防艾滋病中发挥的综合效果.方法 根据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评估方案要求,对新疆12个门诊开诊后2个月内新参加维持治疗病人进行了基线调查,3个开诊后满6个月、2个开诊后满12个月门诊的参加服药人员进行了高危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社会家庭功能、有关疾病感染情况等4方面调查,以反映维持治疗促进吸毒者行为发生向好的方面转变,阐述维持治疗的效果. 结果 吸毒者服药前后毒品滥用次数有非常明显下降,且共用针具下降尤其明显, 服药人员服药后安全套使用率也有一定程度提高,与既往毒友往来大幅度减少,与家庭成员关系明显改善,就业机会有一定程度增加,同时还极大地降低了服药人员艾滋病感染机会. 结论 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是应用合法、安全的美沙酮药物替代正在使用毒品的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能减少吸毒人员毒品使用、静脉注射毒品和共针现象的发生,能大幅度减少艾滋病经共用针具传播,同时还可以减少各种违法犯罪,促进服药人员回归社会,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非常有效地减少毒品危害、预防艾滋病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爆发流行给人民生命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危害,也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影响,这些突发疫情的灾害波及到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给新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值得深思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混合感染者体内HCV各基因型在6个月时间间隔前后基因变化规律,为针对HCV制定预防治疗策略和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对新疆地区2013年4月确认为HIV-1抗体阳性的102例感染者进行HCV抗体检测,HCV抗体阳性的研究对象在6个月后(2013年10月)进行第二次采血。对HCV抗体阳性的2次标本抽提血浆病毒RNA,反转录后扩增HCV 5′UTR基因,将所得到的序列与HCV的国际标准株进行比较,确定被检样本的HCV基因型。基于2次采样毒株的序列变异,使用MEGA 6软件计算其基因离散率,使用Beast v1.8.0软件分析起源时间和进化速率。结果 102例HIV-1感染者中有89例(87.25%)HCV抗体阳性,其中成功扩增出HCV 5′UTR基因2次序列的有77例(77/89,86.52%)。HCV 5′UTR基因片段分型结果显示有4种基因型:1a(9/77,11.69%),1b(31/77,40.26%),3a(24/77,31.17%),3b(13/77,16.88%)。HCV的1b基因型6个月后样本的组内基因离散率(0.025±0.007)%明显大于首次采样的(0.001±0.001)%,其他3种基因型的基因离散率在6个月后无明显变化。HCV的5′UTR基因平均进化速率为1.62×10-3(95%HPD 1.52×10-3~5.38×10-3)替换/(位点·年),各基因亚型之间的进化速率相差1~3倍,3a亚型祖先株形成时间最为久远。结论新疆地区HIV-1感染者中静脉吸毒人群合并HCV感染率高,HCV的3种基因型(1a、3b、3a)在HIV-1感染者体内稳定存在,总体变异不大,但1b基因型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对比较活跃。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新疆2004年麻疹初始强化免疫策略实施的有效性.方法 应用Excell和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中的成本-效果比较法进行分析.结果 强化免疫后麻疹报告发病率下降了94.85%;报告接种率为98.87%,快速评估接种率为98.60%;人群血清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增长了8.5个百分点,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增加了18.51个百分点;每减少一例麻疹发病,需投入成本0.065 7万元,在经济上是合算的.结论 新疆麻疹初始强化免疫策略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美沙酮门诊的运行成本,为当地艾滋病防治经费的合理分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查阅财务及业务资料,收集与美沙酮门诊实施相关的直接成本及政府支持性成本;查阅美沙酮网络直报数据库,获得美沙酮维持治疗覆盖人数。结果美沙酮门诊运行早期,医院管理模式总成本高于疾控管理模式,其中疾控管理模式的政府支持性成本更高,医院管理模式的直接成本更高,但随着门诊的持续运行,总成本接近一致。美沙酮门诊成本构成主要为人力资源及政府支持性成本,其中政府支持性成本主要用于当地工作人员的工资投入、当地政府对美沙酮门诊房屋的投入,以及美沙酮药物的购买、配液及运输费用。美沙酮门诊每成功纳入1人的总成本为1 578~2 584元,每成功维持1人的总成本为3 262~4 061元/年。结论美沙酮门诊运行早期医院管理模式的成本高于疾控管理模式;以目前获得的美沙酮门诊人均总成本进行估算,国家对美沙酮门诊的投入已超过其实际需求;将一名海洛因滥用者稳定在美沙酮门诊的总成本远高于将其成功纳入的总成本,且两者之间的比值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虽然新疆与全国同步于2000年10月证实为无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状态,但由于与新疆接壤的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等国仍有脊灰野病毒流行,使新疆一直面临着随时有脊灰野病毒输入疫情发生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感染者中流行的CRF07BC亚型毒株gag基因的遗传变异特性。方法对75例HIV-1感染者分别于间隔6个月的两个时间点采集标本。抽提标本RNA反转录后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gag基因片段,将得到的2次序列进行亚型、同源性、基因离散率和选择压力分析。结果进化树上同一样本的2次序列聚集成一个小分枝,有15大簇分枝的共同特征是每枝上的几个毒株来源的新疆下属地区相同且同源相似性在94.2%99.4%之间,具有这种特征的标本超过全部标本量的半数;与首次采样的序列相比,6个月后的样本序列组内基因离散率、与标准株间的组间基因离散率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基因选择压力分析表明新疆地区的HIV-1毒株正受到正向选择压力。结论进化树上每簇分枝上的几个样本来源的地区相同和序列高度同源提示每簇上的几例标本很有可能是由同一株亲本毒株进化而来的;基因离散率随流行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和基因选择压力分析结果均表明HIV-1毒株发生着连续的定向突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