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注射液和地尔硫卓注射液治疗快速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0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快速房颤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美托洛尔组39例:5mg美托洛尔缓慢静脉注射,观察5min,如无效重复一次,连续用药3次,总量15mg;地尔硫卓35例:地尔硫卓15mg稀释后静脉注射,观察15min,如无效重复1次,继以15mg/h维持。西地兰组31例:西地兰0.2~0.4mg稀释后静脉注射,观察10min,如无效追加0.2~0.4mg,连续用药3次;总量0.6~1.0mg。记录用药前、后心室率和血压变化,并比较在各观察时间点上的有效率。结果:与西地兰相比,美托洛尔和地尔硫卓起效更快[(36.9±11.6)min∶(8.2±4.5)min∶(9.1±3.8)min,P<0.05],心室率下降幅度更明显(25.22%∶33.32%∶37.50%,P<0.05),治疗有效率更高(71.0%∶89.7%∶91.4%,P<0.05)。而美托洛尔组和地尔硫卓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美托洛尔注射液和地尔硫卓注射液均能快速、安全、有效控制快速房颤的心室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高血压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与单纯高血压病患者作比较,以了解其舒张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为25例临床诊断为代谢综合征患者及19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3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心尖四腔观,选取二尖瓣环前叶交界处、二尖瓣环后叶交界处为取样点,测量心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及Ea与Aa比值(Ea/Aa),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代谢综合征组、高血压组二尖瓣环Ea、Ea/Aa均显著下降,且代谢综合征组比高血压组降低更为明显,与血流多普勒检测相比,DTI对代谢综合征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检出更为敏感。结论 DTI技术可以及时检出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在合并高血压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其舒张功能的减退更严重于单纯高血压病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Hz)的发生与脊柱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首先明确脊柱损伤的四项标准:即脊柱损伤史,与Hz相对应的脊柱部位的疼痛和压痛,相应的X线或cT检查诊断。然后将16例确诊为脊柱损伤的Hz病例与同期的56例Hz依其就诊时间和地点自然形成的6个组别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了脊柱损伤是Hz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结合现代脊柱病学观点,一元化的解释了Hz的发病机制、临床体征,特别是呈单侧性的带状分布现象的原因。结论Hz的发生是脊柱损伤和类水痘病毒感染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为先决条件,后者是继发感染的病原因素。  相似文献   
4.
黄旭梅  章耀  林苗  林斌 《山东医药》2007,47(11):3-3
2003-2006年,我们采用动脉导管分段溶栓术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1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麻醉操作和用药患者仰卧,头尽量后仰并偏向对侧。选胸锁孔突肌后缘中点的骨性突起(C_4横突)为穿刺点。左手将胸锁孔突肌中点后缘部分向前推移,以便暴露和穿刺。右手持装有6.5号针头20毫升麻药的注射器,对准已扪及的骨性突起穿刺。回吸无误后注射5~6毫升,为深丛阻滞。然后边退针边推药3~4毫升直至皮肤,以阻滞线丛。一般入针2厘米,每侧注药5~10毫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峰值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AMI患者,根据cTnI峰值水平分为A组72例(cTnI≥5μg/L)和B组110例(cTnI<5μg/L)两组,比较cTnI峰值水平与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关系.结果住院期间A组和B组发生心力衰竭分别为42.7%、27.3%,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分别为19.4%、3.6%,LVEF分别为(45±12)%、(56±13)%,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选定一个恰当的血清cTnI切入点,对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评估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118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2例、15例次,感染率12.7%,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尿路感染其次;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包括年龄≥75岁、术前住院≥2周、心功能Ⅲ~Ⅳ级、肾功能不全,肌酐≥221μmol/L;感染者死亡率高.结论 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医院感染率相对较高,常有多种相关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以进一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林苗  林斌  章耀  王军 《浙江临床医学》2007,9(6):825-825
2006年3至6月,本科收住2例确诊肺栓塞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特征及其意义。方法:总结18例NSTEMI患者的资料,与同期138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资料相比较。结果:NSTEMI在发病年龄、性别、危险因素等方面与STEMI相似;住院期间心功能较好,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低,心肌酶和血清肌钙蛋白Ⅰ峰值较低,左室壁收缩异常的范围较小,死亡率较低(P均<0.05)。而梗死前、后心绞痛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 NSTEMI的临床特征应引起临床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常用倍他乐克剂量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在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选择10例冠心病组和10例排除冠心病的对照组。静脉注射倍他乐克前、后监测心率和左室舒张末压 (LVEDP);测定左心室 BNP,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的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 BNP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静脉注射倍他乐克前、后心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 LVEDP 和左室 BNP 水平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BNP 水平上升提示有冠心病的可能。常用倍他乐克剂量不影响血液动力学时不影响 BNP 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