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近年来研究发现局麻药存在新型作用。这些作用属于或超出临床麻醉与疼痛治疗范畴,且对临床应用与器官、组织功能的影响利弊共存。局麻药伤口浸润镇痛作为一种简单、有效、廉价的术后镇痛方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切口处浸润局麻药物是否会影响切口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表达从而影响伤口愈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及主要试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非心脏全麻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非心脏手术的T2DM患者102例,并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与否分为T2DM 并发POCD组与T2DM无并发POCD组。以同期无T2DM并行非心脏手术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评估POCD发生情况。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S-100水平。分析受试者认知功能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组POCD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血清IL-6水平,在T2DM无POC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T2DM 并发POC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与T2DM无并发POCD组(均为P〈0.01)。血清NT-proBNP与S-100水平,在T2DM无POC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T2DM 并发POC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与T2DM无POCD组(均为P〈0.01)。 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患者的MMSE评分与糖尿病病程、HbA1c、LDL-C、hs-CRP、IL-6、NT-proBNP及S-100水平呈负相关(P〈0.05或P〈0.01),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P=0.039)。结论糖尿病相关危险因子、炎症状态均可能对POCD的发生起促进作用。血清IL-6、NT-proBNP及S-100水平升高是T2DM患者POCD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可乐定对大鼠甲醛炎性痛脊髓磷酸化cAMP反应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质量230~270g,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NS组),致痛组(F组),可乐定组(CF组),每组8只鞘内注射可乐定或生理盐水后,在大鼠左足底部注射5%甲醛建立模型,记录大鼠1h内每5min的缩腿舔爪时间。待行为学观察结束,取脊髓L4~L5节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pCREB免疫反应阳性(pCREB-IR)神经细胞数量。结果CF组的缩腿舔爪时间显著短于F组(P<0.01)。F组pCREB-IR神经细胞数量多于NS组(P<0.01),CF组pCREB-IR神经细胞数量少于F组(P<0.01)。结论鞘内注射可乐定能明显抑制甲醛致痛大鼠的疼痛反应。甲醛致痛大鼠脊髓pCREB表达增加,可乐定可使甲醛致痛大鼠pCREB表达减少。pCREB可能是参与鞘内注射可乐定镇痛的重要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5.
盐酸奈福泮为非麻醉性中枢性镇痛药,其镇痛作用与吗啡相当,具有成瘾性小、副作用小等优点。目前临床上将盐酸奈福泮加入硬膜外泵用于术后镇痛的方法已广泛展开,且镇痛效果良好。但目前国内外研究报道中,仅有对盐酸奈福泮口服、静脉注射的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报道。探讨盐酸奈福泮硬膜外给药的药代动力学,有助于我们初步观察其药物分布情况,分析其经硬膜外给药的合理性。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有关β-受体的新看法β-受体分为β_1-、β_2-两类。心脏的β-受体属β_1-,它介导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的活动,控制心率、传导和收缩;而平滑肌的β受体属β_2,它调控血管、支气管的舒张和子宫肌松弛。但事实决非如此简单。目前已知心房、心室都有β_2受体。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显然两类内生性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将显示不同功能。交感神经兴奋释放神经递质即去甲肾上腺素作用  相似文献   
7.
长托宁与阿托品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长托宁与阿托品对心率、血压、腺体分泌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出80例择期手术患者分为两组:Ⅰ组(长托宁)、Ⅱ组(阿托品)。麻醉前30min各组病人给相应的药物肌注,然后施行全麻手术。观察用药前(基础值)、用药后20min、30min、插管时、拔管时、拔管后3h的心率、血压和腺体分泌的变化。结果 用药前、用药后20min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无显著差异,用药后30min、插管时、拔管时、两组心率有明显差异;插管时、拔管时腺体分泌量两组有显著差异,且Ⅰ组药物作用明显长于Ⅱ组。结论 长托宁对心率、血压无明显影响,对腺体分泌抑制明显优于阿托品,作为术前用药较阿托品更确实、平稳、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消化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90例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史或服用相应药物的消化道肿瘤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年龄60~79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择期行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异丙酚全凭静脉组(P组)、七氟醚与异丙酚静吸复合组(SP组)、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分别于术前1d、出麻醉恢复室时及术后1、3、7d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分。结果与术前1d比较,P组、SP组、S组出麻醉恢复室时、术后1d时MMSE评分降低(P<0.05),出麻醉恢复室时、术后1d时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升高(P<0.05);术后3、7d时MMSE评分有所恢复,虽较术前略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SP组、S组间MMSE评分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下降,不同全身麻醉方式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宋瑞凤  程桥  曲元  王建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058-3060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患者不同比重局麻药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优缺点.方法 拟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下行剖官产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轻比重组(Q组,n=40)、等比重(D组,n=40)、重比重(Z组,n =40).Q组:0.75%布比卡因2ml+灭菌注射用水1ml,D组:0.75%布比卡因2ml+脑脊液1ml,Z组:0.75%布比卡因2ml+ 10%葡萄糖1ml,各组分别给2 ml(10 mg).观察各组麻醉特性、麻醉效果、血压、心率、并发症及术后神经功能情况.结果 三组麻醉效果相同,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无明显差别.Z组阻滞完善时间明显较D组和Q组快(t=8.3、7.3,均P<0.05),Z组最高镇痛平面较D组和Q组高(t=5.3、3.7,均P<0.05),Z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Q组(t=6.2,P<0.05).Z组对循环的影响明显大于Q组和D 组.麻醉后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Z组明显较Q组、D组高.结论 在剖宫产术中三种不同比重局麻药的麻醉效果相同,等比重液腰麻用药单一,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更适合剖宫产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福尔马林致痛大鼠模型鞘内注射咪唑安定镇痛作用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其对痛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鞘内成功置管的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NS组)、致痛前给药组(M1组)及致病后给药组(M2组)。鞘内置管后5d,NS组、M1组及M2组大鼠于左后足掌部皮下注射5%福尔马林100μL致痛,致痛前10min,NS组鞘内注射20μL生理盐水,MI组鞘内注射咪唑安定22μg,C组鞘内注射20μL生理盐水,足底注射100μ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采用大鼠缩腿、舔爪时间之和作为行为学观察指标。结果:NS组、M1组与M2组第二相缩腿、舔瓜累计时间显著长于C组(P〈0.01);M1组与M2组的缩腿、舔爪累计时间短于NS组(P〈0.01);且M1组短于M2组(P〈0.01)。结论:在福尔马林致病大鼠模型中鞘内注射咪唑安定镇痛作用的ED50为21.8μg,咪唑安定具有超前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