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病毒性出血热(viral hemorrhagic fevers,VHFs)是一类以发热和出血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沙粒病毒科、丝状病毒科、布尼亚病毒目、黄病毒科和披膜病毒科的部分包膜RNA病毒引起。这类疾病具有许多共同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乏力、肌肉疼痛等,重症患者可进一步发展为低血压休克、出血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多种病毒性出血热属人兽共患病,但在动物宿主多表现为无症状感染,可形成自然疫源地对人类活动构成威胁。固有免疫在机体识别和抵御病毒感染的过程中十分重要,其中模式识别受体又是固有免疫反应的起始环节。因此,深入研究模式识别受体在病毒性出血热感染发病中的作用,对深入探讨其发病机制、寻找治疗靶点及研发药物、疫苗均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模式识别受体在病毒性出血热中作用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研究发展趋势,可供后续研究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摘要]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 H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发热、出血和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为特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HV感染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破坏,全身微血管弥漫性损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血小板减少,部分患者可能产生细胞因子风暴并发展为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进而导致全身性水肿、低血容量性休克、AKI、凝血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提出一些在HFRS病程中有实用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并构建了多种HFRS风险预测模型,部分生物标志物可能与HFRS的发病机制有关,且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预见性地评估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高HFRS的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胃石在临床上并非少见 ,约占胃镜检查的 0 4 %。我院1992~ 2 0 0 1年经胃镜诊断胃石 2 6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2 6例 ,男 19例 ,女 7例。年龄为 2 1~ 6 0岁 ,平均4 2岁。因进食山楂者 2 1例 (80 5 % ) ,糖尿病胃轻瘫者 2例(7 7% )。病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呕吐、厌食、体重减轻 ,其中上消化道出血 3例 (11 5 % ) ,上腹包块 2例 (7 7% ) ,消瘦 8例 (15 4 % ) ,胃镜下胃石多位于胃底粘液糊内 ,外观呈黄色或黄褐色 ,表面粗糙 ,形态不规则或椭圆形 ,伴发胃溃疡者 18例 (6 9 2 % ) ,胃粘膜糜烂 8例 (30 2…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复方胃膜素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对 10 8例病人分为 2组 ,分别口服复方胃膜素胶囊和得乐胶囊 ,比较治疗前后平均症状积分 ,以对比疗效。结果 复方胃膜素胶囊制酸效果优于得乐胶囊 ,在保护胃粘膜增强防御因素方面 ,2者疗效相似。结论 复方胃膜素胶囊为复方制药 ,不需另加制酸药 ,价格便宜 ,安全无负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反流性食道炎(RE)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消化疾病之一。2004年6月~2006年7月,我院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西沙必利递减法治疗RE45例,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