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冠状动脉左室瘘(coronary artery left ventricu-lar fistula)是指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与左室之间异常通道,本病极为少见,我们手术治疗一例报告如下。1病历报告男性,8岁,1月前剧烈活动后感心慌气短,伴有头晕,休息后缓解。查体:P108次/min,R21次/min,Bp100/60mm Hg(1mm Hg=0.133kPa);WT22kg。心尖搏动位于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0.5cm,心浊音界向左侧扩大,心律齐,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可闻及Ⅱ/6级舒张期杂音。心脏彩超心脏四腔扩大,以左室扩大为主,右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明显迂曲增宽,主干沿右室前壁走行,最宽处1.6cm。彩色多普勒可探及来…  相似文献   
2.
接受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的患者共263例,随机分为超滤组、非超滤组;在围手术期、手术期各时段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浆神经肽Y(NPY)。结果显示,术中患者血浆NPY水平较手术当天明显上升(P〈0.05),CPB时行血液超滤者NPY水平明显下降(P〈0.05)。认为CPB心脏手术可以明显增加患者血浆NPY水平,血液超滤可以明显降低血浆NPY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搭桥术110例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围术期处理经验 ,提高技术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 110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治疗经验 ,其中男 75例 ,女 3 5例 ,平均年龄 (5 6 6± 7 5 )岁。采用常规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CCABG) 2 9例 ,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OPCAB ) 81例 ,室壁瘤切除 1例 ,室间隔穿孔修补 1例 ,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 2例。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 2例 ,1例死于顽固性心力衰竭 ,另 1例死于广泛脑梗死 ,其余病人均痊愈。结论 :针对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人群的特殊性 ,及早和正确的预防、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 ,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32岁。腹胀活动后心慌1年,加重1个月。查体:心界向左下扩大,二尖瓣听诊区闻及4/6舒张中晚期杂音,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闻及2/6双期杂音,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闻及4/6舒张期叹气样杂音,三尖瓣听诊区闻及2/6双期杂音。心电图:快速房颤伴心肌劳损。腹部B超:淤血肝、脾大、腹水。心脏正斜位X线片: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双肺淤血。彩色多普勒:左房及右房室腔扩大,左室不大,二尖瓣前后叶肥厚、粘连活动受限(图1),二维及CW  相似文献   
5.
心房纤颤(Af)是心脏瓣膜疾病最常合并的心律失常之一,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患者中,Af的发生率可达40%~60%,且术后仍为Af的发生率可高达80.09%。心脏瓣膜手术病例,药物、冷冻、手术前后介入及附加迷宫手术(MAZE手术)治疗Af疗效差别较大。心脏瓣膜手术同期采用双极射频消融治疗Af,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我们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微波消融治疗合并的Af45例,早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60例老年心脏生物瓣膜置换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1998年1月,2005年6月。我们共进行生物瓣膜置换术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63~76岁,平均67.6岁。术后随访1个月-7年,平均3.4年。结果本组术中无死亡;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随访无抗凝意外、瓣膜损坏、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结论年龄大于60岁患者选用生物瓣更显安全:生物瓣置换后感染性心内膜炎应以预防为主;二尖瓣置换的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应注意两瓣膜的匹配。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7月 10日与 2 0 0 1年 12月 2 8日 ,我们先后完成2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 ,均获成功 ,患者分别于术后 2个月和 1个月出院 ,生活质量良好 ,现报告如下。例 1为男性 ,4 8岁 ,体重 6 1kg ,原发病为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 ,心功能Ⅳ级。入院时双下肢水肿 ,肝大 ,腹水 ,不能平卧。心电图示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及短阵室速 ,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射血分数 2 0 %。心胸比例 0 .72。心导管检查提示中度肺动脉高压 (5 5 / 31mmHg) ,全肺阻力4 .5wood单位。例 2为男性 ,39岁 ,体重 92kg ,原发病为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心电图提示频发多…  相似文献   
8.
1993年 11月至 2 0 0 2年 5月 ,我们为 9例右心房 (RA)肿瘤病人进行了体外循环辅助手术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 2例 ,女 7例 ;年龄 2 8~ 4 9岁。原发性肿瘤 3例 ,均为粘液瘤 ;肾癌瘤栓经下腔静脉 (IVC)长入右心房 4例 ,起自下腔静脉和左髂静脉的平滑肌瘤长入右心房各 1例。本组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心悸、颈静脉怒张、肝大。 2例平滑肌瘤病人分别于就诊前 3和 8个月曾经因子宫肌瘤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其中 1例平滑肌瘤自左髂静脉沿IVC长入RA ,因瘤体巨大而阻塞IVC入口及三尖瓣口 ,表现为肝大、腹水、下…  相似文献   
9.
<正>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48岁。患有扩张型心肌病5年,心功能Ⅳ级,系终末期,经内科治疗无效,于2001年7月10日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后血液动力学指标平稳,术后17 h拔除气管插管,48h拔除心包纵隔引流管,病人可下地活动。术后第10天患者出现失眠,第15天出现手足震颤、健忘、言语混乱、发散性思维活跃,于术后第17天中午开始情绪不稳、紧张、焦虑、惧光、感觉异常,呼吸、循环指标均正常,傍晚患者突然出现强烈的恐惧感,诉“即将死去”,失去理智,尖叫,呼救,并有过度换气,面部潮红,手足震颤、麻木,共持续3h,经神经内科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我国饮食结构的变化、心理压力增加等因素导致冠心病发病率急骤上升。我国对40岁以上人群调查表明,冠心病发病率达2%~4%,且有逐年增加趋势,加之中国人口正在老龄化,冠心病患者数量将迅速增长,据1995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估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