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1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99篇
内科学   7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206篇
预防医学   85篇
药学   95篇
中国医学   239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田测井人员眼晶体损伤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油田测井人员个人受照剂量有射线对眼晶体的损伤情况。方法:以272名油田测井人员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正常工作90d的受照剂量,推算年受照剂量,并以非放射线工作人员360人为对照组,比较2组眼晶体各部混形态有发生率。结果:放射测井人员年受照剂量最高7.96msV,最低1.69msV;眼晶体赤道部、晶体核混浊有后囊增厚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赤道部、晶体核表现为絮状混浊且发生率随着接触工龄的增加而显著上升(P<0.01)。结论:油田测井作业不但对眼晶体前表面赤道部造成损伤,而且对深部组织眼晶体核和后囊也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2.
1997年10月-2000年10月,使用一次性微量连续性注射器进行老年前列腺扩裂术后持续镇痛28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①研究对象:前列腺扩裂术病人28例,年龄60~85岁,因前列腺肥大需手术治疗者.②材料:中外合资江苏镇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一次性微量麻醉持续注射器.③镇痛方法:前列腺扩裂术病人首先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药配伍为2%利多卡因15 ml加0.5%布比卡因5 ml混合液,待麻醉起效后,经尿道放置气囊于前列腺部位.首次麻醉药平均剂量(10±2)ml.扩裂术时间为30~60 min.术后经硬膜外导管进行持续术后镇痛,时间为24 h.镇痛药配伍为芬太尼0.3 mg加0.125%布比卡因,总量为100 ml,流量为2 ml/h.④结果:镇痛效果分三级:Ⅰ级为不痛或偶有轻痛;Ⅱ级为疼痛较重,但能忍受;Ⅲ级为疼痛不能忍受,需辅助其他镇痛药.28例术后连续硬膜外镇痛的病人镇痛效果判定(以病人自述为准):Ⅰ级18例,Ⅱ级8例,Ⅲ级2例,经辅助度冷丁加异丙嗪混合液,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频超声探讨糖尿病对颈部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血脂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选取40例2003年-2005年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9.72±7.83)岁,[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产后阴道显性流血常为助产者所重视,而产道的隐性出血即产道血肿易被忽略,影响产妇康复,甚至威胁产妇生命.1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本院8年来经阴道分娩3200例,发生产后血肿16例,发生率为0.5%.其中初产妇14例,经产妇2例.②血肿情况:a.血肿大小,血肿范围最大直径<4 cm者8例,4 cm~6 cm者6例,>6 cm者2例.b.血肿发生时间,在第三产程时被发现者3例,产后2 h被发现者8例,产后2~24 h被发现者3例,产后>24 h被发现者2例.  相似文献   
5.
当代滑稽大师保罗活到100岁高龄。曾经有一段时间,他虽然事业上很成功,可是心理健康却令人堪忧。于是。他走进了意大利著名的心理医生汉克斯的诊所。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和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检测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 C)、血清透明质 酸(HA)在不同临床类型肝炎及其他肝胆疾病中的血清学水平,以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29例不同临 床类型肝病患者血清标本,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LN,PCⅢ,Ⅳ C,HA含量,以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结果:各肝 病组血清4项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以慢性肝炎重度组和肝炎肝硬化组升高显著,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LN,PCⅢ,Ⅳ C,HA的联合检测对诊断肝纤维化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8.
不明原因皮肤粘膜出血患者血小板粘附功能观察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12)李卫民皮肤粘膜出血,一般情况来说,血小板减少是其常见原因,但临床上,我们常见到一些患者,血小板数量正常,无明显外伤却有反复出现瘀点或瘀斑,齿龈出血,鼻衄或月经过多的患者就诊。此类患者以女性多见,临床检查排除了其它可能病因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对此类患者作血小板粘附功能观察,并与正常人做了对照,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对象:正常人组:20名健康献血员,男10名,女10名。年龄:20~40岁。不明原因出血组:30例,为我院血液科门诊病人,上述患者检测前2周均无服阿斯匹林,消炎痛等影响血小板功能药物史。二、方法:采用国产玻球粘附仪检测。方法采用李家增等制定的血小板体外测定法。三、结果:粘附率(%)正常人组:38.55±4.66,患者组:27.82±9.79,两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讨论在30例不明原因皮肤粘膜出血组中,我们同时观察了这些患者血小板计数和二十四小时血块退缩试验,血小板计数均属正常,却有反复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齿龈出血、鼻衄,或月经量过多症状,皮肤出血特点多见四肢,过去人们常将此类患者归于单纯性紫癜或血管性紫癜,而实际上此类患  相似文献   
9.
依据中医理论以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的分析,通过辨证施治、针灸、穴位注射等综合治疗手段,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辨证施治:肝脾不和型:临床表现为:素有胸胁胀闷,腹部胀痛,嗳气少食,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腹泻,泻下脓血,腹鸣攻痛,矢气频作,舌质淡红,脉弦,治宜  相似文献   
10.
超短波、微波等对动物脑细胞的钙流效应,在体外内实验研究中表明,均为钙外排增加。但是钙稳态的影响因素很多,近年来认为对真核细胞钙稳态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钙调素(Calmo-dulin,CaM)。CaM作为钙的受体介导细胞功能的信息调节。上述研究未能深入到对CaM的研究。本研究目的在于直接探讨超短波对大鼠前脑CaM的效应。 实验方法 使用本校繁殖的雄性Wistar大鼠。实验前体重为177—255g,共43只。随机分为照射组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