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3rdGC)耐药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3rdGCR SBP)发生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昌市第九医院住院的206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均合并腹水培养单株细菌阳性的SBP。依据药敏结果,腹水病原菌对3rdGC耐药者纳入3rdGCR SBP组(n=101),敏感者纳入对照组(n=105)。查阅患者电子病历采集各项信息。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数据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自变量筛选采用Forward:LR法。结果 2组病原菌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单因素分析中,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候选预测指标为近3月广谱抗菌素暴露史(χ~2=12. 351,P 0. 001)、SBP非首次发病(χ~2=14. 427,P 0. 001)、血肌酐(χ~2=-2. 537,P=0. 011)及血碳酸氢盐(Z=-4. 592,P 0. 001),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发现近3月广谱抗菌素暴露史[比值比(OR)=2. 376,95%置信区间(95%CI):1. 009~5. 598,P=0. 048]、SBP非首次发病(OR=2. 841,95%CI:1. 133~7. 122,P=0. 026)及血碳酸氢盐(OR=0. 892,95%CI:0. 818~0. 973,P=0. 010)对3rdGCR SBP具有独立预测价值。结论近3月广谱抗菌素暴露史、SBP非首次发病及低水平血碳酸氢盐是3rdGCR SBP的独立预测因素,具有这些特征的SBP患者应慎用3rdGC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肝衰竭合并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Th1/Th2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谱水平变化及其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择收治的肝衰竭合并细菌感染患者60例,其中G-菌感染30例为G-菌组;G+菌感染30例为G+菌组,选取同期肝衰竭无感染患者30例为无感染组。对各组患者检测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 G-菌组、G+菌组的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无感染组(P<0.05),G-菌组IL-6和IL-10水平均高于G+菌组(P<0.05);与无感染组比较,G-菌、G+菌组IL-2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G-菌组、G+菌组无显著差异(P>0.05);G-菌组的IFN-γ水平高于无感染组,但G+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熊果酸(U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肝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原位灌注法分离健康SD大鼠原代肝细胞,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UA自身对照组(UA 25μmol/L)、TGF-β1组(TGF-β12.5ng/ml)、UA干预组(UA 25μmol/L+TGF-β12.5ng/ml)、DPI干预组(DPI 0.5μmol/L+TGF-β12.5ng/ml).药物作用相应时间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细胞内CD95(Fas)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细胞内CD95蛋白的表达以及NADPH氧化酶(NOX)亚基p47phox移位至胞膜的蛋白量,并采用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检测肝细胞内ROS水平.结果 在TGF-β1刺激肝细胞前30min加入UA进行干预可明显降低TGF-β1诱导的肝细胞凋亡率(80.53%±1.56%vs 63.97%±3.19%,P<0.01),肝细胞增殖指数明显增加(10.83%±2.03%vs 18.67%±1.60%,P<0.01),细胞内CD95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2.40±0.25 vs 1.28±0.15,P<0.01;1.37±0.18vs 1.05 ± 0.15,P<0.05),p47phox向膜移位明显减少(1.76±0.22 vs 1.13±0.12,P<0.01),肝细胞中ROS水平明显降低(3.23±0.53vs2.12±0.45,P<0.01).结论 UA可能通过抑制肝细胞内NOX激活,减少ROS产生,下调CD95的表达来抑制TGF-β1诱导的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3rd GC)治疗社区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CASBP)效果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南昌市第九医院新入院的肝硬化伴CASBP患者50例,随机分为优化治疗组(n=25)与传统治疗组(n=25),前者基于效果预测模型采用头孢他啶或亚胺培南初治,后者均采用头孢他啶初治,此后依据初治效果调整抗生素,比较两组的初治有效率、第5天治愈率及30天病死率。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研究。优化治疗组初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88.0%vs 60.0%,χ2=5.094,P=0.024),两组第5天治愈率相当(80.0%vs 56.6%,χ2=3.309,P=0.069)。均使用头孢他定初治的患者中,优化治疗组初治有效率亦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88.9%vs 60.0%,χ2=4.341,P=0.037),两组第5天治愈率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熊果酸(UA)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内胶原沉积的改善作用及其对NADPH氧化酶2(NOX2)/活性氧簇(ROS)/NLRP3炎性小体活化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Cl4模型组及UA治疗组。用CCl4诱导构建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一半用作UA治疗组。用试剂盒检测血清ALT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内胶原沉积;RT-q PCR法检测Nox2、Nlrp3、caspase1及IL-1β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肝脏中NOX2、NLRP3、casepase-1 p45、caspase-1 p10及IL-1β蛋白表达;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肝脏组织内ROS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Cl4模型组血清ALT水平升高(P0.05),Ishak's肝纤维化评分明显上升,胶原沉积明显增多(P0.05),Nox2、Nlrp3、Caspase1及IL-1β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NOX2、NLRP3、caspase-1 p10及IL-1β蛋白的表达均出现明显增加,肝组织内ROS含量增加(P0.05);与CCl4模型组相比,UA治疗组血清ALT含量下降(P0.05),肝脏Ishak's肝纤维化评分及胶原沉积减少(P0.05),Nox2、Nlrp3、caspase1及IL-1β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NOX2、NLRP3、caspase-1 p10及IL-1β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肝脏组织内ROS水平显著改善(P0.05)。结论 UA减轻肝脏炎性反应并减少肝内胶原沉积,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内NOX2/ROS/NLRP3炎性小体活化及IL-1β的释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