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外来流动人口对上海市人群传播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简称“三病”)的潜在危害,从而预防和控制外源性“三病”在本市传播。方法:对外省市来沪居留3个月以上人员,进行“三病”血清免疫学检测,达到规定的阳性滴度时进行病原学追踪及治疗。结果:2001—2003年共监测外来流动人口909960人次,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55%、0.28%和0.02%;质量抽检符合率分别为98、42%、94.21%和99.84%。结论:必须加强外来流动人口“三病”监测和防治管理,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外源性“三病”在本市传播。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描述了一组儿童的鞭虫感染情况并研究了感染度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反应变化的关系。作者自1986年起在圣路西亚Canaries的一村庄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为45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上海市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的分布及感染情况,为预防控制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南汇区新场镇和青浦区金泽镇为调查点。在调查点野外、自由市场、餐饮场所对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转续宿主和保虫宿主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点发现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螺类2种(铜锈环棱螺、中国圆田螺)、蛞蝓2种(双线嗜黏液蛞蝓、黄蛞蝓)和蜗牛1种(中华灰尖巴蜗牛),同时查到保虫宿主(鼠)和转续宿主(淡水鱼、河虾、青蛙、河蟹,蟾蜍)。经检测均无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结论]本市目前尚无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存在,但具备了该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一旦有该虫传入可引起传播,应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上海市人群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状况.方法 按照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地处中心城区、城郊结合区、郊区的3个区各抽取4个村或居委会作为调查点,血涂片镜检附红细胞体.结果 共调查1603户的3003人.人群附红体的标化感染率为17.81%,3个区的标化感染率分别为29.50%、11.89%、7.7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6.34,P<0.05),且有从中心城区向郊区降低的趋势(χ2=173.88,P<0.05);男女感染率(经年龄标化)分别为16.50%和19.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8,P<0.05);年龄组感染率中以10~19岁组最高,与其余年龄组的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3.59,P<0.05).感染人群总的平均感染度为1.66%,3个区的平均感染度分别为2.06%、1.20%、1.04%(F=8.19,P<0.05);年龄、性别感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7,P>O.05;t=1.76,P>0.05);感染者具有家庭聚集性分布(χ2=96.95,P<0.05).结论 上海市人群中存在附红细胞体感染,主要表现为轻度感染,且具有地区、年龄分布差异和家庭聚集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巴西Rondonia州,人口120万,在1960年—1980年间,来自巴西南部无疟疾地区的居民占95%以上。移民到来时,当地少数土著居民沿着河流分散居住。60年代起,疟疾  相似文献   
6.
1952~1980年曾出现两次间日疟暴发流行,目前已进入净化阶段,认为第一次流行系水灾引起,第二次则系由邻省蔓延扩展而来。间日疟虫株与温带型虫  相似文献   
7.
以蜡烛缸法对坦桑尼亚恶性疟原虫氯喹敏感株(F_(32))连续培养,测定青蒿素在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对原虫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龙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1511-1512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近3个月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200例患者,手术前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病房管理,分析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20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并发症减少。结论: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前后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病房管理,对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附红细胞体与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近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感染机体后,寄生于人或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等处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以发热、贫血、黄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被发现后,国内外正式报告人体的附红细胞体病是比较晚的[1,2],我国对此病的认识及正式报告人兽的感染是近10年的事[3].目前世界上已有30个国家和地区报道发生过本病,但多数为动物及家畜感染[4].由于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之广及其对畜牧经济所造成的危害之大,越来越引起全世界畜牧兽医界、外贸检疫界的重视,对人体的危害也已逐渐引起医学界注意.本报告我国附红细胞体与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及其近况,以期引起重视并促进对它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气管在慢性鼻窦炎手术后双鼻腔填塞患者减轻张口呼吸引起口腔黏膜干燥,不适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8年4月,我院216例慢性鼻窦炎手术后双鼻腔填塞张口呼吸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08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张口呼吸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干预措施。比较2组手术患者术后48小时内,口腔干燥舒适度的情况。结果对照组90例患者口腔干燥,咽痛不适,占对照组83.33%。观察组32例患者仍有口腔干燥不适,占观察组29.62%,c2=63.361,P=0.00。结论通气管在慢性鼻窦炎手术后双鼻腔填塞患者减轻口腔干燥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