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心综合征误诊6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科1998~2006年收治的颈心综合征被误诊为心脏病6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39例,女27例,年龄40~74(平均50)岁,病程2周~15a,均有长期低头工作或不良睡眠、看电视姿势。本组均有间断性发作,不同程度的胸部疼痛,其中心前区隐痛19例,刺痛16例,胀痛10例,绞痛13例,双侧胸痛8例。合并有上肢胀痛、麻木20例,胸部紧束感18例,胸闷20例,有濒死感8例。与高枕睡眠有关21例,与低头姿势有关17例,与看电视不良姿势有关14例,与颈部外伤有关6例,与工作、学习姿势有关8例。  相似文献   
2.
交感型颈椎病,症状较为复杂,专有的体征少,许多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美尼尔征”、”心血管病”等。虽治疗方法繁多,但效果不够理想。因而有一部分患者被长期困扰,使正常的工作和健康受到影响。近年来,有学者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法治疗,获得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硬膜外腔持续注药治疗晚期癌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应用三阶梯治疗方案无效的晚期癌痛病人186例,行硬膜外腔置管持续注入镇痛复合液于治疗后30min、60min、2h、3h、4h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按照WHO制定的VRS进行评定。结果 0级140例,Ⅰ级26例,Ⅱ级12例,Ⅲ级8例。有效率95.7%,优良率89.2%。结论 硬膜外持续注药,方法简单、经济实用、安全可靠,是治疗晚期癌痛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们自 1999年以来 ,探索应用颈 6横前结节部注射阻滞星状神经节 ,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6 8例 ,效果较好 ,现总结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确诊为颈椎病 136例随机分为 A、B两组 ,每组 6 8例 ,A组行颈 6横前结节部注射 ,B组行颈 7横突基底部注射 ,两组一般情况大致相同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1.2 方法  A组 :患者仰卧 ,肩下垫薄枕 ,口微张 ,选择胸锁关节上 2 .5 cm,距中 1.5 cm处为穿刺点。操作者站于穿刺侧 ,用左手食指按压胸锁乳突肌内侧缘 ,将胸锁乳突肌、颈总动脉鞘抠向外侧 ,把气管推向内侧 ,指尖下可触及颈 6横突…  相似文献   
5.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其治疗,疼痛门诊多采用硬膜外注射,可获90%的治疗效果。但操作较为复杂,风险大。工作人员必须熟练的掌握硬膜外穿刺技术才能完成。同时硬膜外注射,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硬膜外感染、全脊髓麻醉、硬膜外血肿、化学性脑炎等严重并发症。为了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2001年以来,我院采用颈部椎旁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6例,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邓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始建于1994年,最初由麻醉科医师轮流到门诊,由于工作人员不固定,设备简陋,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神经阻滞治疗。1997年固定1位主治医师坐诊,又派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随着业务技术的提高,社会影响的扩大,就诊的患者逐日增多, 2006年日门诊量达50人次,年门诊量1.7万人次。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继发心前区疼痛、心慌、胸闷、心律失常称颈心综合征。一般医生对其缺乏认识而极易引起误诊、误治,为了增强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率,提高治愈率,现将2000年以来我院收治的64例颈心综合征患的诊断、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204例,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手法治疗,治疗后1-2mo进行随访,按照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优97例,良74例,可33例,差0例,有效率100%,优良率83.82%。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邓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建于1994年,最初由麻醉科医师轮流到门诊坐诊,因工作人员不固定,设备简陋,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神经阻滞。1997年固定1位主治医师坐诊,又派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随着业务技术的提高,社会影响的扩大,就诊的患者逐日增多,2006年日门诊量50人次,年门诊量1.8万人次,年收入120万  相似文献   
10.
硬膜外腔充填疗法致─过性意识丧失、呼吸抑制一例王达建,李朝鲜,于亚洲男性,60岁,椎间盘脱出合并硬膜外腔粘连致腰腿疼痛,下肢活动受限而入院作硬膜外腔充填治疗。术前心、肺、肾、肝功能正常,穿刺点为L2~3间隙,操作顺利,经穿刺针注入过滤空气10ml,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