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报告了一种以收看录像为主的心理准备方法对剖腹手术病人术后身体恢复的影响。心理准备组的病人显示了较高的合作程度,术后麻醉药用量较少,开始正常身体活动的时间提早,揭示身体恢复较快,在术后拔除胃管、拆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的测量中,心理准备组同对照间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双腔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DLT)塑型对插管成功率及术后声音嘶哑(声嘶)、咽喉痛的影响,从而为寻求更好的DLT塑型插管提供依据. 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胸科手术患者1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DLT插管塑型组和非塑型组(每组80例),两组根据左右DLT插管各分为两组(A、B、C、D组,每组40例),又根据性别再各分为两个亚组(A1、A2、B1、B2、C1、C2、D1、D2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塑型组采用塑成“J”状的DLT进行插管,非塑型组采用未经塑型保留原有弯度的DLT进行插管.观察DLT插管时间、插管尝试次数及插反情况,患者术后声嘶、咽喉痛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结果 塑型组插管时间[(154±6)s]明显短于非塑型组[(185±13)s](P<0.05);塑型组插管尝试次数[(1.4±0.4)次]明显少于非塑型组[(1.7±0.8)次](P<0.05);塑型组插反情况(3次)明显比非塑型组少(11次)(P<0.05),且与性别无关,但左DLT比右DLT易于插反(P<0.05).患者术后声嘶发生率塑型组(15/80)明显低于非塑型组(33/80)(P<0.05);患者术后咽喉痛发生率塑型组(15/80)明显低于非塑型组(31/80) (P<0.05),且与性别有关,女性较男性术后易发生声嘶、咽喉痛. 结论 “J”状DLT塑型插管成功率高、刺激小,可降低患者术后声嘶、咽喉痛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腹主动脉瘤(AAA)多发于老年人,与主动脉老化和粥样硬化有关,是严重的血管外科疾病。其自然病史是瘤体进行性扩大、最终破裂导致患者死亡。AAA的手术治疗操作难度大,血流动力学波动剧烈,阻断主动脉可引起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传统方法习惯在主动脉开放后应用多巴胺(DA)维持动脉血压,认为DA可以保护肾功能和内脏血供,去甲肾上腺素(NE)则会导致肾脏和其他内脏器官缺血。  相似文献   
5.
喉罩是由英国医生Archie Brain在1981年根据成人咽喉部解剖结构研制的一种人工气道,让患者既可自主呼吸,也可正压通气。由于喉罩不进入气道,对气管黏膜无刺激且较少的咽喉部并发症,比气管导管更有利于降低气道反应性,经喉罩正压通气已经广泛应用于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过程中使用喉罩通气,可显著减轻气管插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能够避免对气道的直接刺激和损伤作用,有效减少感染发生。本文拟对比观察压力控制通气(PCV)和容量控制通气  相似文献   
6.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发生的水中毒病情发展讯速,如不及时发现处理,将危及患者生命,尤其是高龄合并心肺肾疾患的病例。因此,早期及时诊断尤为重要。我院于2005年-2007年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发生2例水中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甘草皂苷分级泡沫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艳桃  韩丽  张艳艳  王虎山  马鸿雁  杨明  邹文铨 《中成药》2006,28(11):1571-1574
目的:优选分级泡沫分离甘草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正交法分别设计两级泡沫分离工艺,HPLC法测定原液、泡沫液和残留液中甘草酸含量。结果:一级泡沫分离甘草皂苷的最佳工艺为:原液甘草酸浓度为0.45 mg/mL,pH=9,气速为1 000 mL/min,液速为12 mL/min,温度为室温;二级泡沫分离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液pH=3,气速为600 mL/min,液速为12 mL/min,温度为室温。结论:采用该法能提高产品中甘草皂苷的纯度,同时,三次验证结果表明该工艺可行,产品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附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并探讨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三叉神经痛的优点.方法 对7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并讨论其发病机制、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和手术注意事项.结果 78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77例,仅1例仍有轻微疼痛,无永久性并发症.结论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一种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目前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1982年始我们应用耳后小骨窗开颅术,行舌咽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1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12例,女4例;年龄27~64岁,其中>50岁者9例。病程7个月~20年。左侧者11例,右侧5例。术前全部行头颅平片检查未见茎突异常,其中11例头颅CT检查也未发现异常。本组均有典型的舌咽神经痛症状,表现为一侧舌咽部出现短暂发作性刀割样、烧灼样剧痛,可向同侧耳内及颈部放射。发作常无预兆而骤然发生,持续数秒突然停止,一切如常。常因吞咽、呵欠,甚至说话诱发。以1%的卡因喷于咽后壁能暂时缓解疼痛,可用作与三叉神经痛的鉴别。手术均…  相似文献   
10.
乙状窦后入路治疗桥小脑角小型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桥小脑角 (CPA)小型肿瘤临床不少见 ,病人多以头晕、三叉神经痛发病。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 ,其术式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 ,脑、血管、神经干扰轻 ,术后并发症少 ,易护理 ,应归属功能神经外科及微侵袭手术范畴。我院自1992~ 2 0 0 1年采用此术式治疗 2 6例CPA小型肿瘤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6例男 11例 ,女 15例 ;年龄 18~ 84岁。胆汁瘤 15例 ,听神经瘤 3例 ,脑膜瘤 6例 ,蛛网膜囊肿 2例。以三叉神经痛发病 19例 ,2例听力下降 ,面部感觉减退 4例 ,头晕 6例。1 2 根据病人情况可行局麻、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