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膈肌为一向上膨隆、呈圆顶状的扁平肌,封闭胸廓的下口,分隔开胸腔和腹腔。其分为两大部分:中央部和周围部。中央部为腱性部分,故又称为中心腱。我院于1987年~2000年期间共收治膈肌损伤患者七例,其中二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检查等确诊外,其余五例均在术中探查时发现,其确诊率为28.57%,现就其诊断、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七例,男性六例,女性一例。年龄在16~50岁之间,  相似文献   
2.
背景出血转化是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其会加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提前预测患者出血转化风险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出血转化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2019年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I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溶栓治疗后24 h有无出血转化将所有患者分为出血转化组27例和无出血转化组33例,根据溶栓治疗后3个月预后将所有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2分]39例和预后不良组(m RS评分> 2分)21例。收集所有患者出血转化和预后的可能影响因素,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I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出血转化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溶栓治疗后24 h收缩压> 140 mm Hg [OR=2.356,95%CI(1.337,4.151)]、基线空腹血糖> 5.6 mmol/L[OR=3.525,95%CI(2.190,5.676)]、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 3 h[OR=4.773,95%CI(1.586,14.361)]、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7分[OR=4.609,95%CI(2.258,9.407)]、溶栓治疗后2 h NIHSS评分> 7分[OR=1.241,95%CI(1.047,1.472)]是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I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基线空腹血糖> 5.6 mmol/L[OR=2.394,95%CI(1.666,3.440)]、溶栓治疗后2 h NIHSS评分> 7分[OR=2.620,95%CI(1.173,5.851)]是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I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溶栓治疗后24 h收缩压> 140 mm Hg、基线空腹血糖> 5.6 mmol/L、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 3 h、基线及溶栓治疗后2 h NIHSS评分> 7分是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I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基线空腹血糖> 5.6 mmol/L和溶栓治疗后2 h NIHSS评分> 7分是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I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5年-2000年期间经治的二例肩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治疗及其病理、生理等进行分析、总结。意义:通过本组病例的救治情况,进一步提高滑膜软骨瘤病的确诊率,手术摘除游离体,切除病变滑膜,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临床上也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