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气功》─我永远的朋友王绍勇我与《气功》交朋友已有3年多了。那时高中刚毕业的我内心充满了矛盾。高考落榜,复考,又因家境困难,没有希望;回家种田吧,又骨瘦如柴、病体缠绕,又怎能下地干活?在万念俱灰之际,偶尔有朋友来看望我,送给我两本《气功》,1993年...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手术治疗嵌顿性胆囊结石的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嵌顿性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用LC治疗嵌顿性胆囊结石3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58例成功施行LC,7例中转开腹,2例术后发生胆瘘,无胃肠道、胆管损伤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日臻完善,嵌顿性胆囊结石选择LC,一次性切除病灶,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脉化疗在老年人浸润性膀胱癌行保留膀胱术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52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保留膀胱,同时髂内动脉置化疗泵,术后定期注射化疗药物顺铂(PDD)50 mg及氨甲喋呤(MTX)40 mg,每2周1次,共6次,以后每1个月1次至1年,每3个月1次至3年。结果52例获得6~60个月随访,平均36个月。无复发者36例,有效率69.2%。术后1、2、3、4、5年内分别有4、3、3、2、1例发生局部复发,3例于术后2、3、4年远处转移而死亡。化疗副作用较静脉用药及膀胱腔内灌注明显减轻。结论动脉化疗可以作为老年人浸润性膀胱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的辅助治疗,且能保留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手术切口的分类,然后分析了清洁切口的感染细菌,最后详细分析了预防抗菌药物在清洁切口上的应用,包括使用条件、药物种类、给药时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阑尾与尿道吻合的回盲肠代膀胱手术远期疗效。 方法 应用回盲肠作贮尿囊 ,阑尾代后尿道原位排尿的方法治疗膀胱肿瘤病人 5 6例。 结果  11例病人术后获 10年以上随访。其中白天完全自控排尿 10例 ,夜间完全自控排尿 8例。伴后尿道假性瓣膜 2例 ,贮尿囊内继发结石 1例 ,后尿道狭窄 1例 ,无输尿管返流 ,无高氯性酸中毒。贮尿囊容量 2 90~ 5 2 0ml,平均 388ml,压力 2 3~ 36cmH2 O(1cmH2 O =0 .0 98kPa) ,平均 2 8cmH2 O。平均尿流率 9.6ml/s。 结论 阑尾与尿道吻合的回盲肠代膀胱术式具有贮尿囊内压低 ,容量大 ,可控性和原位排尿的优点 ,是一种较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阑尾代后尿道及回盲、升结肠作储尿囊在膀胱正位重建术中应用及其疗效。方法:2003年2月—2009年6月应用回盲肠及部分升结肠作储尿囊,以阑尾根部与后尿道吻合原位排尿的方法治疗膀胱肿瘤12例,应用尿动力学方法对其近期疗效进行随访。结果:7例完全控尿,2例有尿失禁,3例有夜间尿失禁。术后6个月排尿次数白天4~6次,夜间1~2次,每次量150~400 mL。尿动力学:平均尿流率10.5 mL/s,平均膀胱初始感觉压力27 cmH2O,最大充盈压35 cmH2O,相应储尿囊容量分别为152 mL和420 mL。后尿道闭合压力为52 cmH2O,残余尿量0~65 mL。结论:阑尾代后尿道和回盲、升结肠作储尿囊正位膀胱重建术,储尿囊内压低,容量大,有可控性和原位排尿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TRAIL真核表达质粒并初步研究其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提取Jurkat淋巴瘤细胞总RNA,进行RT-PCR反应,产物测序证实后插入经同样酶切的质粒PcDNA3.1中,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TRAIL.Western blot法鉴定其能否在膀胱癌细胞中表达.结果 Jurkat淋巴瘤细胞的RT-PCR产物经测序证实为TRAIL基因的全长序列;经酶切、测序证实成功构建PcDNA3.1-TRIAL质粒;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上述质粒的膀胱癌细胞中有TRAIL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表达全长TRAIL的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Westernblot验证其可在膀胱癌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我国开展近十年,已经普及全国中小医院.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近几年并发症明显减少,但胆道、胃肠损伤、出血等较严重并发症时有发生.我院用腹腔镜处理LC后并发症3例4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不同剂量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小剂量(40mg)卡介苗(BCG)膀胱灌注与常规剂量(120mg)膀胱灌注比较,评价其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其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5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均分为三组。1组:常规剂量灌注组(BCG 120mg);2组:半剂量灌注组(BCG 60mg);3组:小剂量灌注组(BCG 40mg)。术后1周开始BCG+生理盐水50mL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6次后每月1次,术后每3个月行尿细胞学检查、膀胱镜活检等随访监测,比较各组间膀胱癌的复发率及灌注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随访12~30个月,平均20个月,1、2、3组膀胱癌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5.2%、14.3%、18.0%,2、3组分别与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vs1=0.02,P>0.05;χ23vs1=0.13, P>0.05)。1、2、3组膀胱灌注卡介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10%、6%,3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1组(χ2=4.07,P<0.05)。结论小剂量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等同于常规剂量,而灌注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以结石直径×停留时间系数为标准选择ESW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适应证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8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9例,女71例.年龄21 ~ 65岁,平均39岁.结石直径0.5 ~1.6 cm,平均(0.9±0.2)cm.结石在同一部位停留时间1d~5个月,平均(12.6±9.7)d.X线检查均为阳性结石,左侧93例,右侧87例.以结石直径为标准分为≥1 cm组75例和<1 cm组105例.以结石直径×停留时间系数为新标准分为≥1组101例和<1组79例.停留时间系数以1周为基准单位,结石停留时间每增加1周,系数增加0.1.比较同一标准不同分组间和不同标准对应分组间ESWL后碎石排净率.结果 新标准<1组排净率为96.2% (76/79),结石直径<1 cm组排净率为81.9%(86/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标准≥1组排净率为60.4%(61/101),结石直径≥1 cm组排净率为68.0% (51/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直径<1 cm组中26例因结石停留时间长依照新标准进入≥1组,结石排净率为38.5%(10/26),显著低于结石直径≥1 cm组排净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石直径×停留时间系数作为新标准选择输尿管上段结石ESWL的适应证,综合考虑了结石直径和结石停留时间两项因素,新标准<1组ESWL碎石效果显著高于结石直径<1 cm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