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传统中医经络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电子技术设备,设计了一种小型中医经络检测仪。此检测仪通过采集人体穴位经电流测试(给一定电流刺激)所反射出来的信息,经微控制器处理后,能够精确显示或打印出人体的健康状况。检测仪具有方便、快捷等优势,易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2.
针灸病案2则     
1小儿舞蹈 病例1:男,12岁。患儿2a前初夏因发热5d经西医治疗热退,1周后出现摆头、抽颈、皱眉、眨眼、缩唇。经治疗症状减轻,但反复发作而影响上学。某地区医院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诊为风湿性舞蹈病,经治无效,近日病情加重而来院行针灸治疗。除上述症状外,尚见抬肩屈肘,发作时左前臂向前内侧抽起,左下肢屈膝抬腿,运动不自主,似有冲动性表现,每分钟发作8~10次,端坐或运动时发作则手足呈跳跃而起,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正常大白鼠各年龄组的下颌骨生长情况进行了测量。利用幼年大白鼠髁突骨折的动物模型对髁突骨折后下颌骨发育的情况进行了长期观察。正常大白鼠的下颌骨发育在6个月前即完成。下颌升枝的发育延续到9个月,骨折后6个月髁突的形态基本恢复正常,下颌骨体在正常同龄大鼠已停止发育的阶段继续增长,但仍较正常短。影响较严重的是升枝的高度。从本实验结果可以认为髁突骨折对下颌骨的发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并不影响其功能,未发现关节强直,功能障碍及面部不对称现象。本实验结果支持保守疗法。  相似文献   
4.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病 ,约占我院男科门诊的 50 %左右。作者从 1996年 4月至1998年 3月 ,采用药物离子经直肠导入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2 16例 ,并以口服氟嗪酸片作为对照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94例 ,其中采用药物离子经直肠导入者 (A组 ) 2 16例。口服氟嗪酸片者 (B组 )178例。两组年龄 2 0~ 51岁 ,其中A组 2 0~ 30岁 4 2例 ,31~ 4 0岁 138例 ,4 0~ 51岁 36例 ;B组 2 0~ 30岁 32例 ,31~ 4 0岁 114例 ,4 0~ 51岁 32例。两组病程 3个月~ 6年。主要症状为尿频、尿痛、尿后滴白 ,腰…  相似文献   
5.
白色念珠菌感染对增生口腔粘膜上皮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为证明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这一非癌前病变与其他因素结合后是否可以促使癌变发生而设计此实验。选用金黄地鼠分为7组,以DMBA造成上皮增生拟白斑,再加以白色念珠菌感染。结果说明,单纯DMBA涂抹2周或4周观察,4,8及12周,仅DMBA4周后观察12周有1例皮重度异常增生,涂抹DMBA6周+白色念珠菌组中,全部42史动物均有癌发生,且肿物体积大而多发。本实验结论,口腔粘膜的上皮增生病变如发生白色念珠  相似文献   
6.
王洪君  孟李 《黑龙江医药》1996,9(5):264-265
本文采用硅薄土提取,四氯化碳萃取以及吸附柱层析对菌痢宁冲剂进行前处理,并采用薄层色谱法测定芍药甙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采用基因转染大鼠脂肪干细胞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的方法对糖尿病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78只,体重180~220 g,其中72只通过化学药物(STZ)诱导法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成模大鼠血糖值均≥16.7 mmol/L。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6只,其他实验组各18只。正常对照组:在正常大鼠骨缺损内植入经VEGF165基因修饰的脂肪干细胞;糖尿病组:单纯糖尿病骨缺损大鼠;生长因子组:在糖尿病大鼠骨缺损内单纯植入VEGF生长因子;干细胞组:在糖尿病大鼠骨缺损内单纯植入脂肪干细胞;实验组:在糖尿病大鼠骨缺损内植入经VEGF165基因修饰的脂肪干细胞。将5×106个VEGF165-ADSCs细胞与凝胶海绵结合后,植入到糖尿病大鼠骨缺损模型中,在植入后第4周时,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缺损修复组织大体形态;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骨缺损区修复后局部微血管密度;应用美国IRIS IntrepidⅡXS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修复骨痂内钙/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含量测定;统计分析上述测量结果验证VEGF165-ADSCs对糖尿病大鼠骨缺损的修复作用。结果:荧光染色结果显示,VEGF165表达定位于ADSCs的细胞浆,表达率在87﹪以上;大体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修复区内骨痂生成范围和质量接近正常组,糖尿病组、生长因子组、干细胞组修复效果欠佳。植入后第4周,实验组单位体积的修复组织钙、磷含量和ALP含量明显高于生长因子组、干细胞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时,实验组修复局部的血管密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 :VEGF165基因修饰的脂肪干细胞在糖尿病大鼠体内具有良好的成骨及成血管作用,有望成为修复糖尿病特定骨质条件下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基于四维CT(4DCT)图像改进的demons算法和基于B样条的FFD算法比较研究,探讨呼吸运动对原发性肝癌肝脏及靶区形态的影响。 方法 对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4DCT模拟定位,并将4DCT图像依据呼吸曲线均分为10个呼吸时相。采用改进的demons算法和基于B样条的FFD算法配准10个时相的图像。从归一化互信息、Hausdorff距离以及配准时间等方面比较两种方法差异。 结果改进的demons算法较基于B样条的FFD算法的归一化互信息平均提高了4.75%(P=0.002),Hausdorff距离平均降低了15.2%(P=0.020),配准时间上也具有显著优势(P=0.036)。 结论呼吸运动造成的正常肝脏及肿瘤靶区位置和形态变化是非常显著的,两种方法均可实现4DCT图像间的形变配准,改进的demons算法在配准精度和速度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王洪君 《中外医疗》2010,29(25):101-101
早泄是一种常见的男子性功能障碍,发病率占成年男性35%~50%,206例患者80%恢复了生殖功能,近年来男性早泄的发病率不断攀升,由此引起的男性不育的临床病例也在上升,现将接诊治愈的206例早泄不育症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偏头痛为神经科常见病。我们应用尼莫地平、西比灵分别伍用γ—氨酪酸治疗偏头痛病人94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就各自的疗效及优缺点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诊断标准:结合文献制定如下标准。 1.1.1 头痛病史在1年以上,至少发作5次,每次发作的性质和过程相似,发作间期正常。 1.1.2 发作持续时间在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治疗失败)。 1.1.3 头痛特点为单侧性或先一侧后扩展到双侧,搏动性。 1.1.4 头痛发作过程至少有下列症状之一:恶心和/或呕吐;畏光和/或怕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