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体表外伤后 ,过度修复及烧伤所致的瘢痕增生 ,是皮肤结缔组织对创伤后反应超过正常范围的表现 ,病因尚未明了 ,有瘢痕体质的人可因外伤、预防接种和手术后发生 ,有时与皮肤张力、免疫、遗传也有关 ,我们从 1999年 4月~ 2 0 0 0年 4月对 33例瘢痕增生患者 ,采用单向中频电加碘化钾溶液治疗瘢痕增生 ,取得较好效果。1 临床观察瘢痕增生患者 33例 ,男 2 1例 ,女 1例 ,年龄 2 0岁~ 6 2岁 ,病程 1mon~ 4a。烧伤后瘢痕增生 7例 ,前胸、后腰、足背手部等部位 ,手术切口后后切口增生2 6例。患者均在术后感觉局部切口痒 ,并有充血、切口增宽…  相似文献   
2.
二期梅毒皮疹复杂多样 ,易被误诊。现报告 3例如下。例 1 男 ,5 0岁 ,已婚。因咽痛、左侧口角出现环状皮损 2月就诊。无痒痛感 ,张口受限。无不洁性交史及外阴溃疡史。既往因患“血友病”分别于 1985年、1987年 2次输血。 2 0 0 1年3月又因“胃出血”在基层医院输全血 80 0ml。 2月后左口角处起绿豆大红色丘疹 ,渐扩展成半环状 ,同时发现头枕部左侧起红色结节。皮肤科情况 :左侧口角半环状隆起性斑块 ,呈肉红色 ,直径 2 .0cm ,境界清楚 ,质地较硬 ,触之有深在性浸润。鼻中隔两侧、鼻前庭底部多个浸润性红色结节 ,较湿润 (图 1)。左侧头枕部…  相似文献   
3.
风疹1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3年2~4月笔者所在科室共诊治了146例风疹,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146例患者大多为学生,男77例,女69例。年龄(16.33±3.99)岁(6~31岁),其中6~9岁2例,10~13岁22例,14~17岁81例,18~31岁41例。2月份发病18例,3月份发病73例,4月份发病55例。发病遍及开封市25所大、中、小学。询问病史21例承认有在网吧上网经历。128例发疹有前驱症状,以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 2 0 0 2年 7月~ 2 0 0 3年 3月应用咪唑斯汀(又名为皿治林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 :2 2 0 2 1)治疗 30例荨麻疹患者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来自于我院皮肤科门诊 ,症状典型 ,病程 4周以上。男 11例 ,女 19例 ,男∶女 =1∶1.73;平均年龄 34.4岁± 11.1岁 (19岁~ 5 8岁 ) ,平均病程 3mon(1mon~ 18mon) ;临床表现主要为红斑、风团、瘙痒。所有患者治疗前 1mon内均未使用过长效皮质类固醇及抗组织胺药 ,无严重心、肺、肾、胃等器官及系统性疾病。1.2 治疗方法口服皿治林 10mg 1次 /d ,疗程 2…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ITP患儿进行巨细胞病毒、幽门螺杆菌、EB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单疱病毒、腺病毒的IgM抗体检测;并分析其临床表现、病因、治疗、疗效.结果 135例患儿中病原学检查131例,发现各种病原体抗体呈不同的阳性率;其中135例ITP,急性型占85.2%,慢性型占14.8%,婴幼儿(<3岁)占68.1%,经过随访急性转为慢性.ITP 14例(12.2%),转为难治性ITP 12例(8.9%).62.2%的患儿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史;25.2%的患儿在发病前曾有预防接种史;应用激素和IVIG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率达97.0%.结论 本病与病毒感染、预防接种密切相关,其中以HP、CMV感染所占比例高,且绝大多数为急性型,预后良好;激素与IVIG仍为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儿外周血 CD4+ CD25int/high CD127low 调节性 T 细胞(Treg)的表达特点及其与 Hb、WBC 和 血小板(Plt)数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15 例正常儿童(对照组)和 22 例治疗有效的AA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 CD4+ CD25int/high CD127low Treg百分比的变化,分析 CD4+CD25high-CD127low Treg与 Hb、WBC 和 Plt 数量的相关性。结果:AA 组急性期外周血 CD4+CD25+、CD4+CD25high、CD4+CD25+CD127low、CD4+CD25highCD127low Treg占 CD4+ T 细胞的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恢复期的表达则高于急性期(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组急性期、恢复期及对照组的 CD4+CD25highCD127low Treg表达率与外周血中 Hb、WBC 和 Plt 数量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 0.499、0.526、0.540,P<0.05)。结论:CD4+CD25int/highCD127low Treg 减低可能与 AA 发病有关,为其作为判断 AA 病情变化的指标提供了可能的理论依据,并可以作为免疫治疗的靶点之一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及Foxp3基因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患儿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再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21例慢性再障(CAA)、9例急性再障(SAA)和1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外周血Treg细胞的比例变化,并用RT-PCR方法检测其外周血中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SAA和CAA组患儿外周血中CD4+T细胞百分比、CD4+CD25+、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SAA组低于CAA组(P<0.05);相关基因FoxP3 mRNA在SAA患儿外周血中呈低表达(0.47±0.08)%,明显低于对照组(0.71±0.12)%和CAA组(0.68±0.14)%,P<0.05。结论:再障患儿外周血Treg细胞和Foxp3 mRNA表达减低,可能在再障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且SAA表达低于CAA,有望用于再障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4):241-243]  相似文献   
8.
扁平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损容性皮肤病。虽治疗方法多样,但复发率较高。我科自2000年2月-2002年8月间,采用刮除术联合中药消疣汤(自拟)治疗扁平疣患者75例,使复发率大大降低,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