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山撤县建区后经济建设不断发展 ,外来人口流入量日益增加 ,为加强我区外来人口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 (简称“三病”)的检疫监测工作。 1999年 ,我区 16个乡镇和 1个石化街道开展了外来人口分布与“三病”检疫情况的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外来人口  相似文献   
2.
2004-2008年上海市金山区共查螺1410.25hm2,查出有螺面积3690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人群和家畜监测未发现病原学检查阳性者。随机抽查2个镇,血防知识知晓率和正确行为形成率学生分别为50.78%和58.33%,居民分别为76.52%和74.4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果表明,在监测中应加强对学生及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以巩固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学生肠道线虫感染现状. 方法 应用Kato-Katz法对金山区民工子弟学校502名学生进行粪检,同时进行肠道线虫防治知识基线调查,并在健康教育后进行相同问卷的二次调查. 结果 502名学生中肠道线虫感染者31例,总感染率为6.18%.蛔虫、钩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2.59%(13/502)、0.60%(3/502)和3.39%(17/502).男、女生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099,P>0.05);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宣传干预前为45.04%,干预后提高到70.59%. 结论 金山区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肠道线虫感染率高于本地学生,是肠道寄生虫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大规模螺情形成的影响因素, 为改进上海市的螺情监测工作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并查阅泖港镇地理、 水闸建设与利用以及松江区气象、 水文等资料, 了解泖港镇及周边地区螺情, 分析泖港镇大面积钉螺生成的原因。结果 泖港镇具备钉螺孳生所必需的水、 土壤、 温度等基本条件, 至1993年该镇通黄浦江及其支流的75%的河口已建成水闸; 1991-2001年松江区年均降水量较常年多7.44%; 1991年和1999年各发生了1次流域性洪水; 米市渡水文站达到或超过警戒水位 (3.50 m) 次数与汛期 (6-9月) 降水量呈正相关 (r = 0.903, P < 0.01)。该镇毗邻地区有钉螺发现, 并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1次钉螺高峰。2002年泖港镇发现大面积钉螺孳生 (26.67 hm2 ), 钉螺主要分布于黄浦江上游的泖西片圩。结论 泖港镇大规模螺情形成可能是水闸的建设与使用、 降水量增多、 洪水、 黄浦江潮位频繁超警戒水位和上游地区螺情综合作用的结果。建议有必要加强血吸虫病相关自然和社会因素资料收集、 分析和利用;在与有螺地区毗邻的非流行地区定期开展螺情监测。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患儿,男,14岁,学生,江西省都昌县和合乡滨湖村人,就读于都昌县和合中学。其父母2年前来上海市金山区某镇打工,患者因患有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于2006年7月2日来沪就医。2006年8月7日,患者出现发热、咳嗽,体温达40℃,到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给予对症治疗。8月8日体温仍达39.7℃,并伴有恶心、头晕和轻度咳嗽。其父母考虑患儿患有室间隔缺损即送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就诊,以“上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无好转。8月9、11、17日多次到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就诊,未见明显好转,22日胸片提示“支气管炎”收治入院。实验室检测白细胞27.91×…  相似文献   
6.
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尿路结石后的临床观察王怀娴,刘长平(淄博市中心医院)关键词体外震波碎石;尿结石本文总结我院自1990年9月至1993年12月应用NS—15型体外震波碎石机治疗结石1050例,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10...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金山区原为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1984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从1985年起进入巩固监测阶段,已连续监测26年,未发现内源性血吸虫病新病人和感染性钉螺.按照《上海市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2004~2015年)》,全区10镇(工业区)每年开展螺情和病情的监测工作,现将2006~2010年(简称"十一五")的血吸虫病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金山区曾是水网型血吸虫病流行区,1984年达到消灭标准,但多年查到残存钉螺,也偶而查出输入性病例。为了解传播阻断地区的疫情动态,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现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的疫情动态和潜在威胁。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在金山区开展了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在新春村仅查出3处有螺环境,对507名当地居民和12 332名流动人口的血吸虫病检测,未发现当地感染和输入性的血吸虫病病例。结论金山区血吸虫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依然存在,仍需要加强本地螺情和输入性血吸虫病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金山区历史上是丝虫病流行地区,属班氏、马来丝虫混合流行区,蚊虫以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中华按蚊为主。1996年达到卫生部《消灭丝虫病》的标准。2004年6月由WHO日内瓦总部官员带队,南太平洋区专家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等一行5人共同组成专家组,对北京、上海、广东3地消除淋巴丝虫病的实施情况进行考察。为迎接这次考察,我们对历年的丝虫病监测资料进行了详细汇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