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卵管阻塞为女性不孕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选择性输卯管再通术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9年8月~2004年8月对95例输卯管阻塞的女性行选择性输卵管再通治疗,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嗜酸性肉芽肿(附2例报告)阜宁县人民医院外科王冰,王德本胃肠道嗜酸性肉芽肿,亦称炎性纤维性息肉,系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胃肠道特殊性隆起性病变。临床上易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相混淆,以致行较大范围的癌肿根治术。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其重要意义。现将...  相似文献   
3.
方药:草决明30克,加水1000ml,煎至400ml,一次服下。一日1剂,小儿酌减。李××,男,25岁。1990年8月13日诊。半年来两目反复发作麦粒肿,经疏风散热凉  相似文献   
4.
气胸是一种常见病,但当气体量较少时却较易漏诊,我们通过透视利用“上肺纹理摆动征”和“膈上游离气体征”诊断少量气胸43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上肺纹理摆动征”是指在立位正位透视时,由于患侧  相似文献   
5.
在医学影像学会诊、教学、写作、工作中,如何将影像图像不失真地在采集出来,是制作的难点之-.我们利用免费医学图像浏览软件如OSIRIS或eFILM(可在互联网上下载)直接将DICOM格式医学图像转化成可在WINDOWS系统计算机上浏览的的TIF格式,结合常用的ACDSee、PHOTOSHOP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直接将图像用于MICROSOFT WORD、POWERPOINT、FRONTPAGE或打印、传输、出版,效果良好.下面以我院GE生产Light SpeedQX/I 8层螺旋CT及应用OSERIS、ACDSee软件为例介绍图片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 在医学影像学会诊、教学、写作、工作中,如何将影像图像不失真地在采集出来,是制作的难点之一。我们利用免费医学图像浏览软件如OSIRIS或eFILM(可在互联网上下载)直接将DICOM格式医学图像转化成可在WINDOWS系统计算机上浏览的的TIF格式,结合常用的ACDSee、PHOTOSHOP  相似文献   
7.
对丝虫性下肢象皮肿,近20余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均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但对远期疗效有的学者持不肯定态度。作者从1982~1988年采用多径路淋巴静脉吻合治疗下肢象皮肿53例,其中端侧吻合者32例,端端吻合者21例。根据远期效果观察,二种术式的疗效不同,本文试从循环力学改变互为因果关系上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1985年3月4日~1986年11月24日收治坏死型下肢闭塞性脉管炎5例,采用自体网膜带血管蒂移植,全部痊愈出院。经过2~3年定期随访,患者静息痛完全消失,创口愈合后未再破溃,恢复了劳动力,避免了截肢,疗效满意,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保脾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48例报告阜宁县人民医院外科王冰,王德本,邵志成,毛中加随着免疫学的发展,人们对脾脏免疫功能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切脾后所带来弊端,对脾外伤的治疗普遍倾向于保留脾脏。我院自1981~1991年共收治脾外伤208例,应用保脾手术48例均...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对腹壁下动脉的检查及其临床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了探讨腹壁下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特点及其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四个组 ,A组为健康对照人群 86例 ,男女比例为 79:7,共 172根腹壁下动脉。B组为腹股沟斜疝和直疝者 2 5 8例 (均为单侧发病 )中的 2 5 8根健侧腹壁下动脉 ,其中男 2 4 1例 ,女 17例 ,斜疝 2 4 6例 ,直疝 12例。C组为 2 4 6例腹股沟斜疝患者的患侧腹壁下动脉。D组为 12例腹股沟直疝患者的患侧腹壁下动脉。测量A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 (Vmax) ,搏动指数(PI) ,阻力指数 (RI)及各组腹壁下动脉与髂外动脉间的距离。结果 :A组与B组间比较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C组测值显著大于A组 (P <0 0 5 ) ,D组测值显著小于A组 (P <0 0 5 )。结论 :在腹股沟韧带中、内 1/ 3交界处应用CDFI探测腹壁下动脉是可行的 ,可作为诊断与鉴别诊断腹股沟斜疝或直疝的无创性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