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1982年至1990年8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成人肾病综合征157例,并随访了部分病例。1 临床资料.157例中,肾病综合征Ⅰ型10例,Ⅱ型147例;男129例,女28例;年龄15~20岁41例,21~30岁43例,31~40岁50例,41~60岁23例;病程半年至10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应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2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选择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选择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两组镇痛效果、Bromag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产程、母婴结局、泌乳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Bromag评分比较,P>0.05;宫口全开时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P>0.05;宫口全开时,观察组血流动力学较镇痛前比较,P>0.05,对照组血流动力学高于镇痛前(P<0.05),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三产程比较,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分娩即刻脐静脉血气、1 min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P>0.05。分娩后24 h,两组泌乳素水平均上升(P<...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经常出现膀胱痉挛性疼痛,可使术后继发性出血加重,膀胱冲洗不畅,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延长。自2002年至2009年,我们对前列腺术后患者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持续用药32例,并和静脉自控镇痛32例相比较。两组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止痛泵设置为2.0ml/h,单次剂量0.5ml,自控间隔时间15min。  相似文献   
5.
胆囊切除术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以往患者术前常规置胃肠减压。胃肠减压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和不便,可引起恶心呕吐,活动时特别加重;对患者的心理有很大影响,患者自觉病情很严重,并影响患者下床活动,这样不利于胃肠功能恢复,也就使肛门排气时间延迟。为此,我们采用在无胃肠减压下进行胆囊切除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18岁,右肱骨髁上骨折并脱位,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复位。常规于右肌间沟相当于C6水平,用6.5号细针头向内下穿刺进入2cm时,患者诉肩部有异感,改向内后方进针,进入3.5cm时,有明显异感放射到腕部,且回抽无脑脊液及血液,注入1%利多卡因和0.3%丁卡因混合液(加入1:20万肾上腺素)5ml,观察5分钟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时左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对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患者30例,硬膜外麻醉时Ⅰ组(15例)用0.5%左布比卡因,Ⅱ组(15例)用0.5%布比卡因.观察麻醉手术期间心电图P-R、QRS波间期以及肌酸磷酸激酶(CK)和同工酶(CK-MB)的变化,同时观察麻醉镇痛、肌松效果和不...  相似文献   
8.
病窦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病顽固而难治愈。目前西医治疗是装人工起搏器,一般病人难以接受,故很大一部分病人求助于中医中药。此病属中医心悸、胸痹、厥证范畴。临床症见:眩晕、心悸、乏力。恶寒、肢冷、失眠、晕厥、脉迟或细结代。陈阳春老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根据脏腑的生理和病理关系,结合本病的发病特点,认为本病以心为主,与脾肾关系最为密切。治当温阳益气,活血通脉。精心配伍,制得“病窦康方”,治疗病窦综合征,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陈老师的经验介绍如下。1药物组成 基本方:麻黄10g,附子10g,…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在跟骨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椎管内麻醉)及观察组(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各40例,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对比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5 min(T1)、麻醉后10 min(T2)、麻醉后15 min(T3)、麻醉后30min(T4)时刻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对比两组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Ⅰ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T1时刻HR、MAP、Sp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不同麻醉方法麻醉对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老年下肢骨折择期手术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即连续硬膜外麻醉组,腰-硬联合麻醉组.喉罩麻醉组,观察3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30 min、术毕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SPG)的变化.结果 3组效果均满意,腰-硬联合麻醉组、连续硬膜外麻醉组所有患者在椎管内阻滞平面出现15 min内,MA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麻醉组分别与腰-硬联合麻醉组、连续硬膜外麻醉组相比较,MAP在手术开始时、术中30 min和术毕3个时刻均有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双管喉罩组患者的MAP、HR在插入和拔掉喉罩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麻醉方式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均安全有效,喉罩麻醉具有其特殊的优越性,各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