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定西地区实施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9年效果。方法 收集并分析1992—2000年项目季报表及有关资料。结果 9年共接诊可疑症状者53698例,年均涂阳新登记率为20.5/10万,初治、复治涂阳治愈率分别为95.5%和89.0%。结论 定西地区结核病项目9年取得了显著成绩。涂阳新登记率是项目前的2.8倍,证明贫困地区在正确执行项目各项技术策略的前提下也能够成功地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  相似文献   
3.
痰涂片检查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水平。甘肃省从1988年起逐步推行痰涂片检查质量控制,1994年开始实行全国痰涂片质量控制工作。1989~1993年共抽取痰涂片6147张。涂片质量总合格率为79.0%;染色质量总合格率为87.8%;其中脱色合格率由1989年的58.5%上升到1993年的91.6%,染色性合格率1993年下降为81.6%。镜检质量假阳性率由1989年的9.7%下降到1993年的2.0%;假阴性率由1989年的4.6%下降到1993年的3.5%(表1)。 1994~2001年共抽取痰涂片51762张,其中阳性痰涂片  相似文献   
4.
Beckman CX5、日立7170S两系统测定结果校正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Beckman CX5和日立7170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五项酶测定结果一致性的方法。方法 分别使用定标液、质控品和病人的新鲜混合血清为材料,通过增加校正因子,共同校正Beckman CX5和日立7170S两系统测定结果。结果 实验表明,Beckman CX5和日立7170S两系统经过校正,对比测定病人的混合血清,再增加校正因子,使两系统五项酶类测定结果保持高度一致性。结论 由于条件所限,不能实现仪器、试剂、定标质控三统一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校正因子实现Beckman CX5和日立7170S两系统五项酶测定结果的一致性,能满足临床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经多硫化钙处理的铬污染土壤的Cr (Ⅲ)在干旱好氧和湿润缺氧环境下的稳定性。投加1.5倍理论计算剂量CaS4对3种土壤进行还原稳定化处理,Cr (Ⅵ)即时还原效率分别为98.9%、84.9%和96.4%。土壤颗粒粒径越小、阳离子交换容量越低,越不利于还原稳定化反应。有机质含量低、p H中性偏酸性、颗粒粒径大、阳离子交换容量大的土壤发生Cr (Ⅲ)再度氧化为Cr (Ⅵ)的风险高。在干旱好氧条件下,土壤Mn (Ⅳ)含量显著增加Cr (Ⅲ)氧化为Cr (Ⅵ)的速率;在湿润缺氧环境条件下,土壤Mn (Ⅳ)含量显著增加还原稳定化土壤的Cr(Ⅵ)含量。对于河南义马土壤,当Mn含量达到1 014.6~1 267.4 mg/kg,其Cr (Ⅵ)含量较Mn含量825.0 mg/kg的土壤增加108.5%~121.6%。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定西地区实施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 9年效果。方法 收集并分析 1992—2000年项目季报表及有关资料。结果 9年共接诊可疑症状者 53698例,年均涂阳新登记率为 20.510万,初治、复治涂阳治愈率分别为 95.5%和 89.0%。结论 定西地区结核病项目 9年取得了显著成绩。涂阳新登记率是项目前的 2.8倍,证明贫困地区在正确执行项目各项技术策略的前提下也能够成功地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卫生资源缺乏地区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并维持85%以上的治愈率,减少结核病感染发病和死亡,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方法 (1)村级送痰、乡级涂片、县级镜检;(2)主动搜寻可疑者。实行集中推荐;(3)对有困难的病人就诊提供交通费用。结果 FIDELIS项目县前三季度病人发现情况与2002年前三季度比较,涂阳病人的发现率增长了232%。新发涂阳增长了260%。结论 边远乡镇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方法对我省完成《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结核菌株对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性直接影响化疗疗效,尤其因不合理用药造成继发及原发耐药菌株的出现,为控制结核病流行造成困难,是临床和防治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分离到的结核菌株做了耐药性测定,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兰州市行政事业单位女职工代谢综合征的调查,了解兰州市女职工代谢综合征发病率,为代谢综合征的早发现、采取合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10月来我院体检的行政事业单位女职工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用HITACHI7170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GLU)、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田醇(HDL—C)。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女职工代谢综合征发病率4.58%,〈40岁女性发病率1.01%,40.49岁发病率3.05%,50—59岁发病率7.88%,〉60岁发病率10.72%。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升高,老年前期组和老年组发病率升高幅度最大,2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x^2=3.31 P〉0.05),其余各组之间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体查及早发现代谢综合征,将对有效控制代谢综合征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建立代谢综合征治疗理念,充分防治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1989~1993年质量控制,本省痰涂片、染色、镜检质量逐年提高,假阳性及假阴性率逐年下降,1993年分别为2%、3.5%,达到质控指标。认为将痰膜面积、厚度、完整性作为涂片质量指标;脱色、有无红色团块、染色性作为染色质量指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作为镜检质量指标,用于痰涂片检查质量控制是可行的,并认为在强调脱色完全的同时,要掌握脱色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