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2月天津市宁河区医院收治的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65岁以下患者10 mg/次,65岁以上患者5 mg/次,1次/d,每周给药5 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强力定眩片,4片/次,3次/d。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及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6.67%,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听力障碍、眩晕、平衡障碍、头痛、耳鸣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可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脑血流状况,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特点以及各临床分期中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5例确诊TBM患者进行头颅CT与MRI检查,其中71例同时行头颅MRI增强检查,28例行脊髓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将85例患者进行分期,分析各临床分期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85例患者中,Ⅰ期患者25例,Ⅱ期34例,Ⅲ期26例。最常见的临床特点为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颅神经麻痹等。Ⅰ期患者多表现为发热、头痛,进入Ⅱ期和Ⅲ期逐渐出现意识障碍、颅神经麻痹、偏瘫等表现。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脑膜强化、脑实质结核、脑梗死。其中Ⅰ期主要表现为脑膜及脑实质的炎性渗出,Ⅱ和Ⅲ期患者出现基底部脑膜强化、脑实质结核、脑梗死、脑积水、脑水肿。头颅CT异常者25例,阳性率为29.41%,其中Ⅰ期为4.00%,Ⅱ期为29.41%,Ⅲ期为53.85%。头颅MRI异常者54例,阳性率为63.53%,其中Ⅰ期为48.00%,Ⅱ期为64.71%,Ⅲ期为76.92%。头颅增强MRI异常者58例,阳性率为81.69%,并可发现头部CT和MRI平扫阴性的病变15例。脊髓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异常者10例,阳性率为35.71%。结论 TBM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头颅MRI能够清楚显示TBM各种颅内病变表现,且阳性率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联合增强MRI可以显著提高TBM检出率,有利于TBM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复合物抗体(VGKCc抗体)纷繁复杂,本文就VGKCc抗体及其临床意义以及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VGKCc抗体中部分抗体具有明确的致病性,如富含亮氨酸的神经胶质瘤灭活蛋白1(LGI1)和接触素相关蛋白2(Casper2)。LGI1 抗体、Casper2 抗体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抗接触蛋白-2(CNTN-2)抗体主要与抗 LGI1 和Caspr2 抗体共存,临床意义相对较小;“双阴抗体”相关的疾病谱广,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VGKCc抗体相关的疾病临床表型多样,主要包括Isaacs综合征、Morvan综合征、边缘叶脑炎、癫痫。LGI1抗体和Caspr2抗体都不是特定神经综合征的病理学表现。在对快速进展性痴呆患者进行诊断时要注意VGKCc抗体相关脑病的可能,要注意与CJD进行鉴别。虽然对于LGI1抗体、Caspr2抗体相关边缘叶脑炎的免疫治疗缺乏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目前普遍的策略是一旦在血清或脑脊液中检测到相关抗体,应在寻找潜在肿瘤的同时及时进行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病情分期与卫气营血关性,研究结核性脑膜炎中医传变规律。方法:根据结核性脑膜脑炎分为四组:Ⅰ期、Ⅱa期、Ⅱb期、Ⅲ期。同时根据卫气营血辨证进行中医辨证。结果:卫气营血辨证与分期密切相关。卫分证发病率最低15.6%,营分证发生率53%,其次是气分证发生率43%,血分证9.3%。结论:结核性脑膜炎发病多为气分证、营分证,符合外感病传变规律,由外向里,卫气营血传变,热病传变迅速,里热炽盛,逆传心包,而致神昏,与西医分期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6.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一种新的抑郁症无创治疗方法,可以引起脑组织神经元去极化或者超极化.通过在接近头皮的位置使用有规律震荡的磁场在诱导出通过大脑电流.其本质是通过电流产生的快速改变的电磁场,在脑内产生电刺激.一台经颅磁刺激设施产生的磁场强度为1.5~3 Tesla,但是持续时间很短暂,为毫秒级.在技术的早期阶段,经颅磁刺激装置只能释放出单脉冲,而现在的装置可以释放出一系列连续的脉冲,因而称作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传统的经颅磁刺激线圈产生的一个磁脉冲只能达到装置所在一面的大脑皮层,脉冲也只能够传人装置下脑皮层2~3 cm[1].然而目前的经颅磁刺激装置,可以将脉冲磁刺激释放到脑皮层更深的部位.这种装置已经用于抑郁症临床治疗,并且已经通过了美国FDA的批准[2].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极大地危害着人类健康,糖尿病是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糖尿病作为动脉硬化高危因素,对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本研究调查了113例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  相似文献   
8.
摘要:肺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受累器官。有文献报道中枢神经系统也可受累。本文报告1例天津市海河医 院收治的无癫痫既往史但在病程中出现颞叶癫痫发作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并对可能原因 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在谷氨酸能突触传递效率的几种长时程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伏核(NAc)是脑中NR2B高表达及依赖NMDA产生长时程增强(LTP)的区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生黄分枝杆菌所致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天津市海河医院2023年5月收治的1例慢生黄分枝杆菌所致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同时查阅并复习文献, 仅获得该病相关英文文献报道1篇。分析并总结本例及文献中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文献报道的1例慢生黄分枝杆菌所致脑膜脑炎患者加上本例患者, 共计2例, 均为女性, 分别为42岁、55岁, 均表现为慢性病程, 无发热, 均为进行性加重的头痛、认知损害, 亦可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肢体无力、癫痫发作, 早期可仅有颅内压升高, 脑脊液化验阴性, 随着疾病进展出现脑脊液细胞数、蛋白升高, 葡萄糖、氯化物等均正常。通过活组织检查获取病变脑组织行聚合酶链反应或二代测序检查而确诊。患者经抗生素治疗效果好, 治疗疗程长, 预后良好。结论慢生黄分枝杆菌所致颅内感染十分罕见, 为慢性病程, 诊断十分困难, 但治疗效果显著, 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