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免疫酶标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动物传染病的血清学诊断水平,但检测不同种动物抗体时,均需有各自种特异性的酶标第二抗体系统,给实际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寻觅一种广谱的标记系统甚为必要。本研究将补体结合反应的基本原理与ELIsA法相结合,以酶标抗补体作为广谱标记系统,建立了抗补体—ELISA工作程序,并检测了多个类别的血清,取得了满意结  相似文献   
2.
αD型干扰素(IFN αD,亦称白细胞干扰素)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抑制肿瘤细胞及免疫调节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现行的IFN αD纯化工艺存在着纯化效率低、时间长、影响因素多等不足。本研究建立了新的纯化工艺流程。该工艺将制备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放在了阴离子纤维素层析之前,并省略了阳离子纤维素层析的步骤。这种改进的主要优点是提高了IFN  相似文献   
3.
4.
实验以pBluescriptllks质粒为载体,构建了人白细胞介素6次级克隆pBIL-6。用限制性内切BamHI和EcoRV消化pBIL-6,分离并回收了IL-6cDNA片段,并在其平未端加入了BamHI接头。实验将带有BamHI粘性末端的IL-6全基因片段插入到了逆转录病毒载体pZLPNeoSV(X)1的BamHI位点上,构建了重组质粒pZLPIL-6。经对重组予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限制住内切酶分析和核酸杂交鉴定,筛选出了含有IL-6cDNA片段及插入方向正确的pZLPIL-6。  相似文献   
5.
应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了5株稳定分泌抗空肠弯曲菌共同抗原(CA)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4株的McAb针对CA中的耐热抗原成分,1株的McAb针对CA中的不耐热抗原成分。应用32种其它细菌对这些McAb的特异性检查表明,除与幽门弯曲菌发生交叉反应外,与其它细菌均为阴性反应。应用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的516株空弯菌对这些Mc-Ab与空弯菌的反应性进行了检查,结果均为阳性反应。应用BA-ELISA对人(140)、  相似文献   
6.
鼻疽是人畜共患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觅求对该病理想的血清学诊断法,是多年来专业工作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血清学反应中,微量间接血凝是公认的最敏感的检测方法。我们以捕杀的18匹鼻疽马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为依据,结合其常规补体结合反应结果,确定了微量间接血凝试验的判定标准,即血清≥1:800,呈现“ ”者为阳性;1:400,呈现“ ”者为疑似;1:200以下凝集者为阴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