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的1281例腹腔镜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及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63%(21/1281),其中Ⅰ类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0.12%,Ⅱ类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0.46%,Ⅲ类手术发生率为0.46%,Ⅳ类手术发生率为0.63%。共有13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概率为1.01%,主要原因为:盆腔粘连、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数目过多、卵巢恶性肿瘤、临近脏器损伤等。结论加强术前评估,提高腹腔镜手术技巧,熟悉盆腔解剖,有丰富的开腹手术经验都可以降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中频电加温中药透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康复干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加入中频电加温中药透入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血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各血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频电加温中药透入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助于减轻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34例下颌骨多发性骨折采用小型钢板经口内进路按Champy理想线固定,辅助短期颌间固定,本组病例术后经X线摄片检查和临床随诊观察,全部达到良好复位固定和Ⅰ期愈合,2例出现切口处软组织感染;未发现咬合错乱、骨折延迟愈合和手术造成神经或牙齿损伤等并发症。提示用小型钢板单层骨皮质固定治疗下颌骨多发性骨折,方法简便,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行腹腔镜巨大子宫全切术的手术技巧及可行性。方法将行腹腔镜巨大子宫全切术的患者按体重指数分组,肥胖组(研究组)41例,正常体重组(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HGB下降值、排气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住院天数等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患者行腹腔镜巨大子宫全切术具有可行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同体重正常患者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手术时间相对延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入住我院的子宫肌瘤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术前肛门放置米索前列醇及术中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B组患者术中宫体注射缩宫素,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变化、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情况、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腹,A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同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如意金黄散外敷加微波理疗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第14天发生盆腔淋巴囊肿的患者50例,采用如意金黄散外敷加微波理疗治疗.结果 淋巴囊肿完全消失者38例(76%),囊肿体积缩小超过50%者9例(18%),治疗无效者3例(6%),总有效率94.0%.结论 如意金黄散外敷加微波理疗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盆腔淋巴囊肿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的1281例腹腔镜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及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63%(21/1281),其中Ⅰ类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0.12%,Ⅱ类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0.46%,Ⅲ类手术发生率为0.46%,Ⅳ类手术发生率为0.63%。共有13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概率为1.01%,主要原因为:盆腔粘连、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数目过多、卵巢恶性肿瘤、临近脏器损伤等。结论加强术前评估,提高腹腔镜手术技巧,熟悉盆腔解剖,有丰富的开腹手术经验都可以降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Ⅲ型和Ⅰ型全子宫根治切除术治疗直径≤2 cm Ⅰb1期宫颈癌疗效及安全性差异,为制定更佳的手术方案积累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直径≤2 cm Ⅰb1期宫颈癌患者共132例,其中82例采用Ⅲ型全子宫根治切除术治疗设为对照组,50例采用I型全子宫根治切除术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随访OS率、PFS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率、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盆腔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OS率、PFS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Ⅲ型全子宫根治切除术,I型全子宫根治切除术治疗直径≤2 cm Ⅰb1期宫颈癌可有效降低术中创伤,促进术后康复,并有助于预防术中术后并发症出现,同时两种手术方案在患者生存获益方面接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靶向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siRNA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hTERT siRNA组、Control siRNA组、空载体组及空白细胞组,分别以hTERT siRNA、Control siRNA及空载体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采用real time-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hTERT mRNA及蛋白表达,MTT法检测24、487、29、6 h细胞增殖活性。并对上述各组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顺铂、博来霉素处理,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及两种化疗药物的IC50。结果与其余各组相比,hTERT siRNA组hTERT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明显降低(P〈0.05),细胞增殖受到抑制,顺铂、博来霉素的IC50显著下降。结论 hTERT siRNA可显著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中hTERT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并提高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用于终止初孕妇13~2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孕13~2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初孕妇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1例予口服米非司酮、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联合盐酸哌替啶应用;B组29例予利凡诺宫腔内注射。结果两组间宫缩发动时间、引产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成功率、产后出血量、宫颈裂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及盐酸哌替啶用于初孕妇中孕期终止妊娠,效果显著,患者疼痛感轻,优于单用利凡诺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