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1999年12月至2003年2月收治了过量使用皮质激素致角膜炎病情加重患者5例,经继续治疗使病情稳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下睑缘皮肤切口联合口内前庭沟切口入路手术治疗颧弓复合体骨折的效果。方法对颧弓复合体骨折整复手术4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致伤原因、临床表现、眼球突出度、复视像和同视机检查结果。49例全部采用改良下睑缘皮肤切口联合口内前庭沟切口入路修复手术。结果术后14d,全部患者眶周软组织肿胀消退,颧部畸形得到完全矫正,张口度均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双侧颧部形态对称,外观无差异,张口度恢复超过40mm。双眼球突出度对称;1例复视明显者需作斜视手术调整眼肌。结论颧弓复合体骨折手术采用改良下睑缘切口联合口内前庭沟切口入路,绝大部分患者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眶内壁爆裂性骨折眼外肌功能损伤性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眶内壁爆裂性骨折患者眼外肌损伤性质等临床特征与骨折形态学特点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眶内壁爆裂性骨折的部位和形态学特点,对82例单纯眶内壁骨折进行CT亚型分类:Ⅰ型:整个筛骨纸板粉碎性骨折,筛窦为眶内软组织所填充,内直肌向内明显弯曲、移位;Ⅱ型:筛骨纸板局部骨折,筛窦基本完整,骨折片与眶壁之间形成夹角。内直肌周围软组织嵌顿于骨折区。观察两亚型间患者的眼外肌功能变化特点和相关临床特征。结果Ⅰ型眶内壁骨折的骨折位置偏后、面积较大,眼肌功能损伤性质以内直肌麻痹为主(14/20);Ⅱ型眶内壁骨折的位置偏前,面积较小,眼肌功能损伤以内直肌运动受限为多见(27/38)。Ⅰ型眶内壁骨折患者眼球内陷发生率及内陷程度均明显高于Ⅱ型眶内壁骨折(z=-6.075,P〈0.05;t=3.365,P〈0.05)。而复视发生率明显低于Ⅱ型眶内壁骨折(Z=-2.187,P〈0.05)。结论眶内壁骨折患者眼外肌功能损伤改变等临床特征与骨折的形态学特点有关;眶内壁骨折CT影像学亚型分类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 ,6 0岁 ,曾因右眼下睑颞侧反复发作新生物切除术后 3a再次发作 ,于 1997年就诊我院。体检 :右眼下睑可见一约 1.5cm× 0 .8cm× 0 .5cm大小硬性肿块 ,活动度可 ,无压痛 ,与皮肤粘连。实验室、胸片及B超检查均正常。行右下睑肿块切除联合耳后皮瓣移植术。术后病理显示 :在皮下结缔组织及基层内见实性癌巢及腺管状癌细胞 ,腺管内外及癌巢周围有大量粘液 ,结合临床分析肿瘤来自汗腺。 2 0 0 0年 10月左眼下睑颞侧发现无痛性肿块 ,症状与 1997年右眼睑病症相似 ,来我院行左下眼睑包块扩大切除术 ,术后病理示 :少量粘液腺…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定玻璃体内肾上腺髓质素(AM)的浓度研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过程中AM的作用。该组27例28眼中,黄斑裂孔15眼,增生型DR 10眼,增生前期DR 3眼,DR根据有无玻璃体积血分为2组。3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与总结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在眼科及口腔科联合手术下运用交叉专科护理的效果。方法通过对48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经眼科与口腔科实施手术复位治疗,配合眼、口腔科护理技术支持及做好心理护理、口腔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及功能训练等。结果48例患者颜面外形均有明显改善,咬合功能恢复良好,能积极地配合交叉专科的治疗与护理。结论联合手术治疗是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及恢复正常功能的关键,结合交叉专科的护理特点与方法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爆裂性眶壁骨折临床特点。方法对28例儿童眶壁骨折患者的一般情况、致伤原因、骨折类型、临床特点、眼肌功能检查结果及早期手术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儿童眶壁骨折的致伤原因主要为暴力伤(13例)、车祸(8例)和摔伤(5例)等。其中爆裂性眶壁骨折占78.57%;  相似文献   
8.
病案摘要 患者男,73岁。因左眼外上方新生物隆起,并感眼球向前突出半年就诊。专科情况:左视力0 .6 ,左眼睑抬起困难,上睑饱满,外侧见局限性隆起,触及约3.0cm×4 .0cm大小新生物,质硬,稍活动,无压痛,左眼向上及外运动受限。CT扫描示左眼外上缘软组织肿块影,视神经粗细、形态及走行正常,全身检查未见异常。2 0 0 2年11月行左眼眶内占位切除术,术中见新生物表面光滑,无分叶,完整切除。病理诊断:泪腺腺泡细胞癌,浸润周围纤维脂肪组织,脉管内见癌栓。术后行NP方案化疗1次。5月后患者发现左眼内上方新生物隆起,并感视力下降。专科情况:左视力0 …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定玻璃体内肾上腺髓质素(AM)的浓度研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过程中AM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爆裂性眶内下壁骨折病人眼外肌损伤性质等临床特征与骨折形态改变特点的相关性。方法根据CT影像上眶内下壁骨折形态特点对52例单纯眶内下壁骨折进行了亚型分类,观察各亚型间病人的临床特征和眼外肌功能变化特点。结果以内壁骨折为主的眶内下壁骨折(IM-M型)病人中眼球内陷15/22例(68.2%),眼球突出度相差平均值2.61±0.78mm,而以下壁骨折为主的眶内下壁骨折(IM-I型)病人眼球内陷28/30例(93.3%),眼球突出度相差平均值3.66±0.93mm,后者眼球内陷发生率、眼球内陷程度显著大于后者([x^2=5.61,p〈0.05)(r=3.725,p〈0.05)]。IM-I型病人发生复视13/22例(59.1%),IM-1型病人发生复视24/30例(80.0%),IM-I型复视发生率为59.1%(13/21)。二亚型间病人复视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x^2=2.703,p〉0.05)。IM-M型眼外肌损伤以内直肌限制多见(14/22,63.6%),IM-I型多见下直肌受限制(20/30,66.7%)。二亚型间同时发生内直肌和下直肌功能障碍的发生率(5/22,22.7%;8/30,26.7%)及发生单一一条眼外肌功能障碍的发生率(6/22,27.2%;11/30,36.7%),无明显统计学差异(x^2=0.105,p=0.746;x^2=0.509,p=0.476)。二亚型间下斜肌麻痹的发生率分别为3/22和4/30,无统计学差异(p=0.315),而影像学上则主要以内下壁偶角的骨折为特征。结论眶内下壁骨折病人眼外肌功能损伤改变及其他临床特征与和其骨折发生的形态学特点有直接关系,对眶内下壁骨折进行CT影像学亚型分类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