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帮助医生进行诊断、术前预测和实际手术操作,提出一种三维重建、测量的方法。方法利用直肠癌患者的CT扫描结果建立骨盆三维模型,回顾性分析97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影像资料,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多因素分析,找出几组影响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关键性的解剖限制性因素。结论应用骨盆三维模型可以获得传统骨盆测量学没有提出的解剖径线和空间测量数据,能更加客观地评价骨盆的解剖因素对保肛手术乃至盆腔手术的限制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颅颌面CT与MR图像的配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实现颅颌面CT MR医学图像的配准。材料和方法 :基于轮廓特征的奇异值分解 迭代最近点法 (SingularValueDecomposition IterativeClosestPoint ,SVD ICP)。结果 :该配准操作简便、图像满意、可靠性好 ,尚可以用于任意维度向量集合的匹配。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颅颌面CT MR医学图像的配准是可行的 ,为进一步实现图像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利用CT和MRI融合技术确定咀嚼肌三维肌力向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基于小波金字塔分解的方法对颅颌面CT-MRI医学图像进行融合,再经可视化技术处理,以测量和分析颅颌面部各咀嚼肌的三维肌力向量,结果显示:咀嚼肌系统在功能状态下不同大小的生理模截面积和最大肌力,不同咀嚼肌以及同一咀嚼肌的不同侧别其肌力的空间方向亦各不相同,提示借助于颅颌面CT-MRI医学图像融合技术获得咀嚼肌的三维肌力向量是可行的,这将为咀嚼肌系统的基础研究提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针对经典细胞牵引力反演算法的病态特征,发展基于二维傅立叶空间的高分辨率细胞牵引力反演新技术。方法 根据基底表面位移测量数据和积分核函数在二维傅立叶空间各自的分布特点和规律,探讨牵引力反演过程中出现的反卷积病态现象,构建一套自适应加窗滤波算法来约束反演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高频噪声放大效应。结果 经典细胞牵引力频域反演算法(Fourier transform traction cytometry, FTTC)具有明显的反卷积病态特征,特别是在位移采样网格较密情况下,牵引力反演结果极不可靠。利用本文提出的频域滤波方法则能显著削弱位移场高频噪声对于力反演结果的影响。结论 这种细胞牵引力频域反演新方法可有效抑制反问题病态现象的发生,显著提高力场测量的稳定性和空间分辨率。该方法有望在细胞与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电化学测菌法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电化学测菌法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电化学阻抗谱方法测量去离子水溶液中特定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电化学阻抗,获得针对特定细菌的敏感阻抗谱,建立特定频率下细菌浓度与系统交流阻抗值之间的函数关系,依据函数关系和测得的电化学阻抗值分析待检样品内特定细菌的浓度。结果:当频率低于104Hz时,系统的交流阻抗值随去离子水溶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当设定频率为1.2 kHz、待测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浓度为103~109/mL时,牙龈卟啉单胞菌浓度C的对数与系统阻抗值Z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8),logC(细胞数/mL)=-0.007 Z(kΩ)+10.792;单一浓度检测用时约40 m in。结论:基于电化学阻抗原理的电化学测菌法有可能成为简便、快速检测牙周致病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CT与MRI图像融合技术在颅颌面部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基于轮廓特征的奇异值分解-迭代最近点的配准方法和基于小波鑫塔分解的融合方法进行颅颌面CT-MRI医学图像的融合。结果显示,该融合操作简便快捷、图像满意、可靠性好,获得好颅颌面的CT和MRI的融合图像。提示在临床实践中颅颌面CT-MRI医学图像的融合是可行的,可以从解剖结构复杂的颅颌面部图像信息中获得有利于诊断和治疗分析的图像依据。  相似文献   
7.
人颞下颌关节关节盘、软骨及下颌骨的纳米弹性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人颞下颌关节(TMJ)各结构及下颌骨骨组织在纳米量级的材料力学性能的分布特点,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及毫微压痕测量法,对3位正常成的男性6个TMJ的关节盘、髁突软骨、关节窝软骨和下颌骨皮质骨、松质骨不同部位的纳米弹性模量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显示:人TMJ内关节盘、髁突软骨和关节窝软骨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弹性模量,而各结构的弹性模量以前、内侧较高,中、后部及外侧较小。下颌骨皮质骨的弹性模量是松质骨的2倍多,而下颌骨颊侧骨组织的弹性模量则明显低于舌侧。提示在纳米范围测量,TMJ内各结构以及下颌骨骨组织为非均质性材料,其不同结构或同一结构不同区域在纳米量级所承受的局部力学载荷不同。  相似文献   
8.
模拟功能咬合时人颞下颌关节内的应力分布和位移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认识正中咬合时颞下颌关节(TMJ)内的应力分布和位移特征,作者采用基于小波金字塔分解的方法对人颅颌面CT、MRI医学图像进行融合,以测量和分析颅颌面部各咀嚼肌的三维肌力向量,再借助实验获得的人TMJ各结构的材料性能参数和在活体基础上建立的模拟了关节内接触关系的TMJ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计算并分析正中咬合时TMJ内各结构的应力和位移。结果显示,正中咬合时关节盘、髁突和关节窝表面应力分布的范围和力值大小差异较大,以髁突受力最大,并节窝次之,而关节盘相对较小。正中咬合时关节盘,髁突和关节容向上、后及内侧移动,以髁突位移最大,关节盘次之,关节窝最小。研究表明,在临床实践中,系统、合理地计算和分析正中咬合时TMJ内的应力分布和位移特征是切实可行的,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培养基底刚度对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粘附的影响。方法制备不同配比聚丙烯酰胺凝胶模拟不同基底刚度,采用细胞计数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荧光成像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细胞粘着斑分布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结果采用自重弯曲法测得0.03%、0.13%和0.26%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弹性模量为7~33Kpa。在此刚度范围内,随着基底刚度增加心脏成纤维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粘着斑面积占细胞总面积的百分比增加,粘着斑纽蛋白的荧光强度增加,但纽蛋白和桩蛋白的表达量不变。结论基底刚度增加能促进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改变粘着斑蛋白的分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