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所致肺动脉高压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临床确诊且均行64排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急性肺动脉栓塞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胸部影像学表现.结果:26例肺栓塞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10例接受胸片检查:肺血管纹理改变7例,肺浸润灶4例,肺膨胀不全6例,纤维索条影3例.10例均可观察到有肺动脉段突出、肺动脉主干增宽、右心室大.11例胸部CT平扫:肺周密度不均的浸润灶、纤维索条灶和肺不张6例.中央肺动脉扩张、右室肥大11例.胸腔积液和局限性胸膜肥厚3例,肺膨胀不全、叶间裂移位2例.26例行肺动脉CTA:肺动脉主干病变17例.分支肺动脉病变9例.右心房显著增大6例,右心室增大11例,主肺动脉增粗18例.结论:对急性肺栓塞所致肺动脉高压影像学改变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对急性肺栓塞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建立能够同时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 MDRAB)多个耐药基因的多重PCR反应体系,了解MDRAB耐药基因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及感染控制MDRAB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方法 针对MDRAB 4种耐药基因blaoxa-23、blaAde-B、blaint-1及blaISCR-1分别设计4对引物,设计反应条件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这4种耐药基因,并采用建立的多重PCR反应体系检测临床分离MDRAB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结果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个可以同时检测4种MDRAB耐药基因的多重PCR反应体系,临床分离68株MDRAB耐药基因检测显示,1株同时携带有4种耐药基因,5株携带有blaAde-B、blaint-1及blaISCR-1,62株携带有blaoxa-23和blaAde-B。结论 多重PCR可以快速、高效、低成本检测MDRAB携带的耐药基因,多重PCR检测显示blaoxa-23及blaAde-B 是MDRAB携带的主要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四川省≥50岁HIV感染者疾病感知与失能的关联,以及疾病感知条目对失能状况影响的重要程度。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基于2018-2021年在四川省5个区(县)建立的≥50岁HIV感染者队列的基线数据,失能状况调查采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量表,疾病感知调查采用简明疾病感知量表;构建广义加性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分析≥50岁HIV感染者疾病感知与失能之间的关系;构建加权分位数和回归模型,分析疾病感知各条目在疾病感知与失能之间关联中的重要程度。采用R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年龄≥50岁HIV感染者1 587例。≥50岁HIV感染者失能患病率为26.1%(414/1 587),疾病感知评分中位数为33分。≥50岁HIV感染者疾病感知评分与IADL评分呈显著负相关(β=-0.15,P<0.001),且当疾病感知评分增加至38分时,对IADL得分的效应显著为负(P<0.05)。个人可控性(32.98%)、疾病后果(22.50%)两个条目对IADL评分影响的贡献率超过了平均贡献率(12.50%)。结论 四川省≥50岁HIV感染者失能患病率较高。当≥50岁HIV感染者疾病感知评分过高时,可重点从个人可控性和疾病后果感知两个方面进行干预,来减少老年HIV感染者失能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西藏小型猪乳牙牙体及牙胚的组织病理结构特性,为牙齿相关疾病及牙再生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X线拍 摄西藏小型猪乳牙牙牙合系统结构,扫描电镜观察其乳牙牙釉质及牙本质超微结构,采用Micro-CT对乳牙进行扫描,Mimics软 件对颌骨及牙齿进行三维重建,进一步应用Image J 软件计算灰度值及计算乳牙矿化密度值,通过HE染色了解西藏小型猪牙 胚及牙髓组织结构特点。结果西藏小型猪乳牙牙冠由牙釉质、牙本质及牙髓组织构成。乳牙牙釉质和牙本质超微结构与人类 乳牙较一致,牙釉质和牙本质矿化密度值分别为2.47±0.09 g/cm3和1.72±0.07 g/cm3,牙胚和牙髓组织病理结构与人类牙齿结构 也较一致,乳牙牙髓组织处于未分化状态。结论西藏小型猪的乳牙解剖、超微结构、组织病理结构均与人类相似,是研究人类 牙体组织疾病发病及牙再生机制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健康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建立由医生、护士、营养师组成的规范化CKD健康管理团队,采用慢性肾脏病信息化管理系统,对2015年10月—2017年4月肾内科门诊CKD3期和CKD4期的170例患者,通过收案、评估、干预指导、积极追踪4个环节,进行定期门诊随访、血压控制、用药指导、营养干预等无缝隙管理,并在干预前后对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干预后,170例患者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压低于干预前(P0.05),肾小球滤过率、血浆白蛋白高于干预前(P0.05),BMI达标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构建的CKD健康管理体系,能延缓患者肾功能的恶化,改善CKD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测定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的方法,根据含量水平对丹参药材进行聚类分析.方法 采用HPLC指纹图谱法,分析柱为C18柱(150 mm×4.6 mm,10μm),用甲醇-1%四氢呋喃的1%甲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测定波长286 nm,进行丹参活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分析,以指纹图谱评价软件结合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定量分析了丹参药材的8个主要活性成分,所分析的丹参大致划分为两类.结论 所建方法分离度好、准确度高,适宜于丹参药材活性成分的测定;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之间活性成分的差异较大,其分布无明显的规律性;丹参药材在地理上的分布无明显的区域界限.  相似文献   
8.
丹参中活性成分的同时定量分析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丹参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丹参活性成分的含量,以及探讨这些活性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ODSC18柱(150mm&#215;4.6mm,10μm)为分析柱,甲醇-1%四氢呋喃的1%甲酸水溶液(3:97)为流动相,梯度洗脱286nm为测定波长,进行丹参活性成分的HPLC分析,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按照上述方法,建立了丹参药材活性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对其中的8个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以spss13.0统计软件对活性成分之间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计算。结论:通过分析,发现不同产地来源的的丹参药材之间活性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并首次发现,丹参药材中水溶性的活性成分丹酚酸B、丹参素、原儿茶醛的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脂溶性的丹参酮Ⅰ、丹参酮Ⅱ及隐丹参酮的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水溶性活性成分的含量和脂溶性活性成分含量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异丙肾上腺素(Iso)导致兔心肌肥厚在体心脏电生理指标的改变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VAs)的关系。方法 24只兔随机分为Iso组(n=12)和对照组(n=12):Iso组给予异丙肾上腺素(0.3 mg.kg-1.d-1)耳缘静脉注射7天,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 ml.kg-1.d-1)7天。运用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技术和程控刺激技术,观测在体心室部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自发和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SO组MAPD30~MAPD90均延长,而且内外膜MAPD梯度增大,在300,400和500 ms固定频率刺激下VERP明显缩短,VAs发生率升高(P均<0.05)。结论心肌肥厚引起心室部MAPD延长和VERP缩短,VAs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后肺梗死发生的相关因素及CT血管成像(CTA)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0例经临床确诊且均行64排CTA检查的急性肺动脉栓塞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分为梗死组(9例)及非梗死组(31例)。对2组肺动脉受累范围、部位、临床检验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梗死组中央动脉受累比率、合并下肢静脉血栓疾患、持续性房颤发生率、栓塞指数均高于非梗死组(P<0.05)。而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生率、肺心病等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央动脉受累比率、合并下肢静脉血栓疾患、持续性房颤、高栓塞指数是急性肺栓塞后肺梗死发生重要的影响因素。而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发生与否等与肺梗死发生无明显相关;CTA在肺梗死诊断及与出血性肺不张、肺萎陷等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