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为了改进抗疟药物的初筛方法,以适应来源有限的药品和减少工作量,将拟试药物混入羊毛脂和石蜡油制成的乳剂中,再作小鼠腹腔注射.用已知有效药物作比较和同位素示踪方法证明,乳剂可起缓释作用,一次注射不仅用药量减少,而且节约人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血吸虫病的免疫诊断和免疫预防提供有价值的单克隆抗体,通过2次骨髓瘤细胞与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脾细胞间的融合试验和多次筛选以及克隆化,建立了4株分泌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其中2株的靶抗原为血吸虫成虫肠道;1株为成虫表面膜;另一株为成虫的肌细胞或纤维细胞。免疫球蛋白亚类鉴定表明前3株均为IgG_1。除了SM 48-2对虫卵呈弱反应外,未见对血吸虫虫卵、尾蚴、童虫有阳性反应;亦未见对曼氏血吸虫、肺吸虫、华枝睾吸虫、疟原虫及利什曼原虫有阳性反应。这几株细胞已在体外培养下稳定地分泌特异性抗体达6个月之久。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小鼠服氟乙酸类化合物后体内血吸虫基本生化成分的变化以及虫体柠檬酸积聚与虫肝移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鼠连续给服氟乙酸类药物4天中,除脂类含量的变化较小外,虫体的体重、糖原含量、  相似文献   
4.
提取了日本血吸虫成虫之钙调蛋白制成 DNS—虫钙调蛋白,利用它本身的荧光及加入荧光探针,观察了吡喹酮对其蛋白构象的影响,从而表明在钙离子存在下吡喹酮可与虫钙调蛋白发生结合。对动物钙调蛋白具有亲和性的三氟拉嗪、氯丙嗪及异博定等在体外具有吡喹酮相似的杀虫效果,但在小鼠体内的效果较差。作者认为吡喹酮的杀虫作用是由于吡喹酮使血吸虫的钙调蛋白构象发生固定化,从而导致了一系列代谢系统失调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以国产泛影酸及葡甲胺制成密度梯度进行离心,分离除去未感染红细胞及宿主白细胞,再用氯化铵水溶液破红细胞,可在较短时间内制得去除95~98%宿主红细胞及白细胞的约氏疟原虫样品。  相似文献   
6.
酮替芬治疗猴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酮替芬以0.7~20 mg/kg×3天治疗食蟹猴疟证明有明显疗效,无性体与配子体分别于93~102.5 h及102.5~120 h转阴,作用较氯喹慢。对组织期实验证明无效。酮替芬以抗过敏临床治疗剂量0.1 mg/kg合并周效磺胺5 mg/kg连用3天,无性体与配子体分别于79.5 h及153 h消失,表明两药合用有协同作用。使用上述各种剂量未发现嗜睡等不良反应。追踪观察30天,仅酮替芬5 mg/kg×3天治疗2只猴中1只及1 mg/kg×3天治疗的2只猴出现原虫复燃。本研究结果证明,酮替芬是具有抗疟作用的新型化合物,但其对人类疟疾的抗疟作用尚待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7.
8.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观察了酮替芬、赛庚啶及苯噻啶对恶性疟原虫的抑制作用,其中以酮替芬的效果最佳,5×10~-5M酮替芬可明显抑制疟原虫的发育,使虫数减少并不再能形成裂殖体。作者还用同步化了的疟原虫进一步研究了酮替芬对疟原虫生长环节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体外培养的日本血吸虫的鸟氨酸摄入并转化为多胺及脯氨酸作了观察,虫体鸟氨酸摄入量与其浓度及培养时间成正比,雄虫摄入量为雌虫的2.4倍。用5-~(14)C-鸟氨酸作底物,证明血吸虫可自行合成多胺,并测有明~14C-脯氯酸生成,表明日本血吸虫存在将鸟氨酸转化为脯氨酸的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10.
鉴于疟原虫对不少抗疟药产生抗性,迫使人们进一步寻求新的抗疟药物。N—甲基环叔胺基团的化合物有一定的抗疟作用,具有类似结构的利福平对小鼠约氏疟原虫、伯氏疟原虫高度抗氯喹株、食蟹猴疟原虫以及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均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据此,我们于1989年9~10月在安徽省六安县对间日疟患者用利福平进行了治疗,并用传统的氯喹/伯氨喹(氯一伯)疗法作对照。一、材料与方法1.治疗对象:具有间日疟临床症状、血检间日疟原虫阳性、半月内未用过抗疟药及病程在5d 以内的患者。利福平治疗组共21例,男13例、女8例;氯—伯组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