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ELISA方法, 平行检测东方田鼠、 BALB/c小鼠和昆明小鼠在攻击感染前、 后的血清抗血吸虫童虫(SSA)、 成虫 (SAWA) 和虫卵(SEA) IgG3抗体水平, 并进行体内、 外试验, 观察IgG3抗体抗血吸虫效应。结果攻击感染后第4周, 东方田鼠抗SSA和SAWA的IgG3抗体水平增幅较大, 分别较感染前增加79.6%和49.6%, BALB/c小鼠IgG3抗体在攻击感染后无明显增加。野生和室内繁殖的东方田鼠的IgG3抗体所致童虫死亡率分别为昆明小鼠的5.88和2.35倍, 前者还诱生出较高的减虫率 (39.8%)。提示东方田鼠IgG3抗体可能是其抗血吸虫感染的主要免疫物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用改进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观察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对植物血凝素(PHA)、血吸虫成虫抗原(AW)的应答能力。结果表明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4~20d内,对PHA的应答能力基本正常,而33d后对PHA的应答能力减弱。小鼠感染血吸虫后其淋巴细胞对AW的应答能力在2周内(淋巴结淋巴细胞)和6周内(脾淋巴细胞)应答正常,之后,分别于3和8周开始应答能力减弱,14周后的应答能力均恢复正常。上述结果提示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后淋巴细胞对PHA和AW的应答能力可能存在暂时性免疫抑制现象,特别是在感染早期抑制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弓形虫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制敏感、特异的检测弓形虫IgM和IgG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 方法 收集人工感染RH株弓形虫速殖子昆明系小鼠的腹腔液,提取弓形虫胞质蛋白,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弓形虫可溶性抗原,并经电泳转印至硝酸纤维膜,以无毒灵敏的四甲基联苯胺(TMB)为底物分别检测30份弓形虫IgM和28份IgG阳性血清,40份健康人血清。通过比较抗原制备方法和使用剂量、封闭剂、洗涤和稀释剂、工作浓度、作用时间以及反应带出现率,选择最佳实验条件,以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以及稳定性作为试剂盒评价标准。 结果 用免疫印迹试剂盒检测30份弓形虫IgM和28份IgG阳性血清,敏感性分别为90.0%(27/30)和85.7%(24/28),40份健康对照者血清的弓形虫IgM和IgG抗体均为阴性,特异性均为100%,Youden指数分别为0.9和0.86。试剂盒于4℃ 保存约6个月的检测结果一致。 结论 该免疫印迹试剂盒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且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以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在体外对156例各期血吸虫病患者(包括19例切脾的晚期病人)细胞免疫状况的观察结果。初步结果表明日本血吸虫病各期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变化,但处于低水平的状况。其中,急性期患者低水平状况非常明显,而慢性和晚期患者之间无显著不同。然而,多数血吸虫病患者对PHA的应答正常,且各期患者对PHA的应答能力无明显差别。晚期病人巨脾切除者和巨脾者比较,机体细胞免疫的状态和对PHA的应答能力均无明显变化。上述病人在用LMIT测定同时,还做了酶标记免疫吸附试验及环卵沉淀试验,结果表明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血吸虫沉淀抗体的存在与否对LMIT的结果无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被动转移东方田鼠血清抗日本血吸虫感染力及其作用机理。 方法 将东方田鼠血清通过尾静脉注射途径被动转移至小鼠 ,观察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的减虫率、减卵率 ,并采用ELISA分别检测抗日本血吸虫童虫、成虫和虫卵的 8种抗体。 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 ,东方田鼠血清受体小鼠获得的减虫率为 3 6.2 % ,减卵率为 5 4.0 % ;血清IgE、IgM、IgG及其亚类抗体均有升高 ,其中抗童虫抗原的IgG1抗体水平增幅最大。各试验组小鼠血清抗体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天然抵抗力可通过血清被动转移至小鼠 ,使之获得部分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力 ,该保护力可能是通过同时诱导受体小鼠Th1和Th2型免疫应答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吖啶诱变剂ICR—170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诱导的保护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吖啶诱变无产卵能力的血喟虫是否能诱生抗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用10μg/ml吖啶诱变往日上70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作免疫原,免疫C57BL/6N小鼠两次,分别于初次免疫后6、8、10wk用正常尾蚴作攻击感染。结果免疫鼠成虫减少率为68.9%,肝组织虫卵减少率为74.9%。动态观察显示,初次免疫后6wk攻击感染的减虫率最高,减卵率高峰在6~8wk.表明诱变剂ICR-170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发育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弓形虫改良凝集试验(MAT)检测野生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血清中弓形虫抗体的特异性. 方法用MAT测定野生东方田鼠血清中弓形虫抗体,同时对实验室内繁育并感染过血吸虫尾蚴的东方田鼠血清进行检测. 结果检测124份洞庭湖野生东方田鼠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36份,阳性率为29.0%,阳性血清滴度为1∶20者11份(8.9%)、1∶40者4份(3.2%)、1∶80者4份(3.2%)、1∶160者2份(1.6%)、1∶320者2份(1.6%)、1∶640者2份(1.6%)、1∶1 280者2份(1.6%)、1∶2 560者1份(0.8%)、>1∶2 560者8份(6.5%).104只实验室繁育并且感染过日本血吸虫尾蚴的东方田鼠血清没有检测到弓形虫特异的抗体. 结论野生东方田鼠弓形虫感染较普遍,抗体水平高;MAT抗原与血吸虫感染的动物宿主血清无交叉反应,表明MAT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溶液pH对诱变剂ICR—170诱变日本血吸虫雌虫生殖腺的影响程度。方法 用5种pH值(pH7.2—8.0)的ICR—170溶液处理日本血吸虫尾蚴30min或45min后,经皮肤接种小鼠观察雌虫诱变率和成虫回收率。结果 溶液pH值对ICR—170的诱变作用影响较大,诱变率随着溶液pH值的上升而下降。10μg/ml 45min组和15μg/ml 30min组在pH7.2时的雌虫诱变率分别为pH7.8时的13倍和6倍,当pH>7.4时,2种浓度的ICR—170引起的诱变率基本接近。溶液pH值对于成虫回收率的影响程度远低于对诱变率的影响程度。结论 在诱变日本血吸虫雌虫生殖腺时,ICR—170具有较强的pH依赖型特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观察吖啶诱变无产卵能力的血吸虫是否能诱生抗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用 10 μg/m l吖啶诱变剂 I C R170 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作免疫原,免疫 C57 B L/6 N 小鼠两次,分别于初次免疫后6、8、10 w k 用正常尾蚴作攻击感染。结果免疫鼠成虫减少率为68.9% ,肝组织虫卵减少率为74.9% 。动态观察显示,初次免疫后6 w k 攻击感染的减虫率最高,减卵率高峰在6~8 w k。表明诱变剂 I C R170 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发育的变异成虫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可诱导较高的抗攻击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快速、高效纯化东方田鼠血清IgG抗体的方法。 方法 采用G蛋白或A蛋白亲和层析法,对3种东方田鼠血清IgG抗体进行纯化,比较抗体纯度和回收率。 结果 获得的IgG抗体纯度和回收率均以G蛋白亲和层析法为高。纯化的抗体活性高,与酶标二抗的吸附力分别为非IgG洗脱物的8.5倍和未纯化血清IgG的3.1倍。 结论 G蛋白亲和层析法纯化东方田鼠血清IgG快速、活性高,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