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塞平治疗青年人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每晚口服多塞平3-6 mg,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1 mg/次,1-3天1次;共治疗28 d。治疗前及治疗每周末行睡眠质量问卷评分(SRS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时间两组各睡眠因子SRS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各主要睡眠因子SR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有轻微不良反应出现,但均未影响治疗。结论 小剂量多塞平治疗青年人失眠效果好且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2001年以来,对78例易醒型失眠病例进行了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加舒神灵胶囊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过去认为脑梗塞多发生在老年人,其病因主要为动脉硬化所致。自从CT问世以来,结合脑CT检查,发现青年组患脑梗塞并非少见,病因多不同于老年脑梗塞。现将本科1987年3月~1991年10月收治的33例青年脑梗塞患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照地西泮片按需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失眠症病人10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治疗组52例,分别采用口服地两泮片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失眠症有良好的效果.治疗过程中无反跳现象和撤药反应.结论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失眠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塞平和七叶神安滴丸治疗失眠、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失眠、焦虑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多塞平片联合七叶神安滴丸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2组治疗观察期间不合用其他有改善睡眠作用的中西药物。2组患者治疗观察28 d,每周用SRS、SAS观察评估患者1次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2组SRS、SA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均<0.01),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焦虑情绪缓解,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睡眠时间更长。结论小剂量多塞平和七叶神安滴丸治疗失眠、焦虑同艾司唑仑一样有效,安全,且可更好延长睡眠时间。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属中医“胸痹心痛”,“怔忡”等范畴。近年来国内中医学者按现代医学确诊的冠心病人进行了中医学研究,观点众多,经验中富,独具特色,取得了一些进展,结合作者工作体验,现总结如下,供同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安色林(Small Dose Mianserin,SDM) 7~8 mg/d-1治疗失眠的不良反应、防治方法,以及慢性失眠服药的舒适度。方法:SDM治疗短期失眠622例1~3个月,慢性失眠患者56例3个月以上。TESS量表评估不良反应于第1周、2周、3周、4周、8周、12周各评估1次,每4周查1次血常规,每12周查1次肝功能。用舒适度量表评价治疗12周患者(第1天、1周,2周,4周、8周、12周)。结果:SDM主要不良反应有头晕、思睡、困倦,行走不稳,眩晕,口干、咽干、口苦、便秘、水肿、体质量增加、静坐不能,失眠焦虑加重,关节疼痛,药疹,发生率最高在第1周40%,长期治疗无不良反应,无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伤。治疗12周舒适度评价显示初期有轻度不适,长期治疗舒适度很好。治疗第1天少数出现较重不良反应,需要停药1天;药物相关性关节疼痛和水肿药疹需要停止治疗。结论:SDM治疗失眠不良反应少易防治,无药物依赖性,安全性较好,长期治疗舒适度好。  相似文献   
8.
脑囊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对健康较为严重的寄生虫疾病,且多发于青壮年。现将我科近二年来用丙硫咪唑治疗脑囊虫病患者20例临床资料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女性7例,男性13例;年龄7一55岁。病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塞平和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研究;验证小剂量多塞平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失眠患者符合失眠症(CCMD-2-R)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多塞平片每次6mg,每1~3d 1次,睡前30~120min,或上床后30min入睡困难再服药。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1~2mg/次,每1~4d 1次,晚上睡眠前30min或上床后30min不能入睡时服药。治疗观察期间不合用其他有改善睡眠作用的中西药物。两组病人治疗观察28d,每周用SRS评分法观察评估入睡时间、睡眠时间、觉醒次数、梦的程度、日间宿醉和睡眠质量,并记录一次药物副反应。结果在治疗7d时各个睡眠因子已明显好转,治疗7、14、21和28d时治疗组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觉醒次数、梦的程度、日间宿醉和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同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多塞平和艾司唑仑治疗失眠临床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0.
滑宏巨  彭朋  王志红 《山东医药》2012,52(44):98-99
失眠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常常与焦虑、抑郁伴随,长期的失眠严重影响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1]。治疗失眠和焦虑的方法很多,镇静催眠药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也带来了许多药物依赖问题,需寻找新的安全有效方法。我们应用小剂量的多塞平片和中成药稳心颗粒治疗失眠、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