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对比地高辛联用美托洛尔和联用地尔硫(艹卓)对慢性心力衰竭(CHF)伴慢性心房颤动(AF)患者的近期疗效与远期预后.方法选择CHF伴慢性AF 81例,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42例)和地尔硫(艹卓)组(39例),两组均常规使用地高辛、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抗凝剂,美托洛尔组加用美托洛尔(12.5~50.0 mg/d)而地尔硫(艹卓)组加用地尔硫(艹卓)(45~90 mg/d),观察两组的短期疗效并随访2年期间因心脑血管事件的再住院率、病死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均能显著降低静息心室率和运动前后即刻心室率差值(HD)(P<0.01)及增加6 min步行距离(S)和每搏量(SV)(P<0.05)并且显著改善心功能(NYHA分级,P<0.01),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2年,美托洛尔组和地尔硫(艹卓)组相比,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较低(52.38%对76.92%,P<0.025),病死率亦较低(38.10%对61.54%,P<0.05).地尔硫(艹卓)组存活的病例、NYHA分级、S、S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美托洛尔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使用利尿剂、ACEI、抗凝剂治疗的基础上,地高辛联用美托洛尔其短期疗效与联用地尔硫(艹卓)相近,但远期预后却明显优于地尔硫(艹卓).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病病人在应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辅助应用通心络胶囊对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 86例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44例在口服硝苯地平 (心痛定 )控释片 3 0mg/d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每日 9粒 ,口服 ,共 12周 ;对照组 42例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 3 0mg/d口服。观察两组病人血压控制及尿微量蛋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①12周后治疗组降压总有效 3 5例( 79.5 % ) ,而对照组总有效 2 4例( 5 7.1% ) ,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 ;②治疗组 3 8例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下降 ( 18.1± 2 .1)mmHg及( 10 .8± 1.3 )mmHg ,而对照组 3 7例分别下降 ( 10 .6± 1.4)mmHg及 ( 5 .7± 0 .6)mmHg ,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 <0 .0 5 ) ;③ 12周后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下降值为 ( 2 .9± 0 .3 ) μg/ml,而对照组为 ( 1.2± 0 .1) μg/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④生活质量定量观察 :治疗前后体力健康、精神健康、总体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的改变 ,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应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辅助应用通心络胶囊对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血压控制良好 ,尿微量白蛋白减轻 ,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3.
氟西汀及心理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氟西汀及心理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7例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在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及氟西汀20mg/d口服。共12周;对照组65例仅给以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口服。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①12周后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79%(49/62)。而对照组总有效率57%(37/65)。两组之间有差异(χ^2=14、2,P&;lt;O、005)。②治疗组55例平均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分别下降(19.2&;#177;2.1)mmHg及(10.6&;#177;1.2)mmHg而对照组58例分别下降(10.2&;#177;1.6)mmHg及(5.2&;#177;O.7)mmHg,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t=26.O,P&;lt;O.O1;t=29.8,P&;lt;0.01)。③生活质量定量观察:治疗前后体力健康、精神健康、总体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的改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5&;#177;4.1比2.1&;#177;4.1,t=1.98,P&;lt;0.05;4.0&;#177;5.0比1.6&;#177;4.7,t=3.77,P&;lt;0.01;2.3&;#177;3.4比0.9&;#177;3.4,t=2.29,P&;lt;0.05;9.6&;#177;8.7比5.5&;#177;9.1。t=2.66,P&;lt;0.01)。④生活质量定性观察:治疗组在体力健康、精神健康、总体功能方面改善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3.4%比23.7%,χ^2=24.5,P&;lt;0.005;60.3%出27.8%,χ^2=26.4,P&;lt;0.005;44.7%比25.2%,χ^2=10.2,P&;lt;0.005)。结论:氟西汀及心理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9与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65例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其中造影检查证实无再狭窄组140例,共183个病变;再狭窄组25例,共30个病变;比较两组外弹力膜横截面积、最小管腔面积、内膜增生面积、斑块面积;术前及术后均行基质金属蛋白酶检测,分析PCI术前术后两组MMP-1、MMP-9的变化.结果 再狭窄组有更大的内膜增生面积、斑块面积及更少的最小管腔面积;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MMP-1水平无明显差异,无再狭窄组术前术后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再狭窄组术后MMP-9明显升高(P 〈 0.05).结论 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MMP-9水平升高,与再狭窄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浆中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内皮素(endothelin,ET)及甲襞微循环在原发性高血压和有原发性高血压史的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分别测定原发性高血压、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浆中NPY、ET的含量及使用微循环测定仪观察以上各组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脑梗死、脑出血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中NPY、ET的含量增高,微循环异常积分增高(P均&;lt;0.01),但患者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gt;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脑卒中患者存在神经内分泌异常,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及微循环障碍,这些改变可能参与了这两类疾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0%红花酒精湿敷减轻静脉补钾致局部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静脉补钾致注射部位疼痛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用10%红花酒精湿敷,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热敷,输液完毕观察两组病人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0%红花酒精湿敷能有效减轻静脉补钾所致注射部位疼痛。  相似文献   
7.
经食管心房起搏对心脏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心脏起搏对心脏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CIVVS)的作用,对25例首次倾斜试验(HUT)阳性并表现为CIVVS的病人行重复HUT,当病人出现心动过缓时,以72bpm的频率经食管心房起搏(TEAP)。25例中有18例病人出现心率减慢,其中1例在起搏前即出现晕厥伴低血压;另17例行TEAP,2例出现房室阻滞伴晕厥,15例起搏心率维持在72bpm,但起搏7.37±4.30(4~18)s后,病人出现晕厥或先兆晕厥,平均动脉压由88.88±10.08mmHg降至55.86±12.18mmHg(P<0.01)。提示TEAP不能预防CIVVS晕厥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8岁。因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恶心、呕吐6h于1998年3月29日16:00入院。既往无头昏、头痛及呼吸困难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8-5℃,呼吸27次/min,脉搏120次/min,血压23-3/15-3kPa。神清,精神较差,急性病面容,不能平卧。全身皮肤温暖,颈静脉轻度怒张,双下肺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音稍低,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腹软,肝右肋下3cm,质软,无触痛,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考虑高血压病3期、急性左心功能不全。予硝酸甘油50μg/min静滴,速尿20mg静…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应用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治疗效果;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干预前后患者肾功能和血压指标。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和对照组相近(P0.05);干预前两组肾功能和血压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肾功能和血压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应用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血压水平,改善肾功能,且无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倾斜试验(HUT)时静滴艾司洛尔对口服美托洛尔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首次HUT阳性的41例患者,立即进行静脉滴注短效B一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再次进行HUT,不论结果如何,均口服长效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1周后重复HUT。结果 在静脉滴注艾司洛尔后,31例HUT转为阴性,而10例BUT仍为阳性:口服美托洛尔,每目两次,每次25~50mg,1周后重复HUT,31例阴性组患者中26例(83.9%)再次阴性,而5例(16.1%)HUT阳性,而阳性组10例患者中8例(80%)再次出现HUT阳性,另外2例(20%)HUT阴性。结论 VVS患者HUT静脉滴注艾司洛尔对口服美托洛尔有预测价值.此方法对筛选对β-受体阻滞剂有效的患者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