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焦虑抑郁的效果.方法 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80例PCI术后并发焦虑抑郁障碍患者进行评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抗焦虑、抑郁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心可舒片,治疗4周后再次进行SAS、SDS评分.结果 治疗组焦虑、抑郁障碍均有明显改善,SAS由53.42分±9.15分降至29.57分±6.74分,SDS由52.17分±10.82分降至34.22分±8.26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可舒片可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后焦虑抑郁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水平对老年心力衰竭(心衰)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80例老年心衰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为观察组,及同期180例老年慢性心衰但未发心律失常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老年心衰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血清GDF-15、PARP1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心衰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DF-15、PARP1水平对老年心衰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GDF-15、PARP1水平明显升高(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老年心衰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血清GDF-15、PARP1水平依次明显升高(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老年心衰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血清GDF-15、PARP1水平显著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心功能分级、GDF-15、PARP1是影响老年心衰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危...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急性肺栓塞(APE)误诊为心力衰竭的原因,以便减少APE误诊率,为APE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APE 103例,对其中误诊为心力衰竭的3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对APE临床表现、误诊原因进行讨论.结果 37例APE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具有典型肺梗死三联征者<10%,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37例(100%),心动过速32例(86.48%),胸闷胸痛11例(29.72%),烦躁不安8例(21.62%).所有患者均给予抗凝治疗,死亡5例.结论 APE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误诊漏诊,对于有呼吸困难、心动过速、严重低氧血症的患者应及时行肺动脉CT造影检查,可提高早期确诊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替米沙坦与培哚普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37例与培哚普利组30例。所有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并分别加用替米沙坦与培哚普利,随访半年。比较2组急、慢性期临床诊疗指标包括血压、心率、超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心功能,并随访半年内的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结果急慢性期2组一般临床诊疗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替米沙坦可更显著降低血清MMP-2、MMP-9浓度(P均0.05);半年内2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培哚普利组干咳发生率更高(P0.01)。结论替米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不劣于培哚普利且不导致干咳,可作为ACEI的替代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严重低血钾致心脏骤停的经验教训.方法 选择612例CHF住院患者,合并有低血钾者86例,其中5例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而致心脏骤停,其中风心病2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冠心病1例;血钾在2.0~2.98 mmol/L.心脏骤停前均有频发室性早搏、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等心律失常.均给予静脉、口服补钾及抗心律失常处理.结果 5例均抢救成功,血钾2~3 d内恢复正常.结论 长期、大剂量利尿剂的使用是导致CHF合并低血钾的主要原因,及时合理补钾、合理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减少低血钾的发生,发生心律失常时及时静脉及口服补钾、抗心律失常处理可防止恶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6.
7.
汪凛  蒲鹏  李芬 《职业与健康》2013,(24):3368-3370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与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及心率变异性影响的比较。方法将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52例)与厄贝沙坦组(37例)。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厄贝沙坦与美托洛尔,并随访至半年。记录2组治疗前后常规诊疗指标[血压、心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心室重构指标[超声参数(ESVI,EDVI,LVE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心率变异性(SDNN,SDANN,LF,HF,LF/HF)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治疗后,2组均降低血清hs-CRP、BNP浓度(P〈0.01),但美托洛尔组心率降低更为明显(P〈0.01);2组LVEF均明显升高,血清MMP-2水平显著降低(P〈0.05),厄贝沙坦组尤为明显(P〈0.05);2组均改善了心率变异性,但美托洛尔对SDNN、SDANN的改善作用较厄贝沙坦更为明显(P〈0.05);半年内2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未见差异性(P〉0.05)。结论厄贝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不劣于美托洛尔;厄贝沙坦可能能更好地改善心室重构,而美托洛尔对心率变异性的改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