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8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为了准确掌握绵竹市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方法 随机抽样1%流行村为调查点。结果 3个抽样村共检查3118人,牛25头,未发现患者和病牛。查出钉螺面积23435m^2,活螺密度2.07只/框(框=0.11m^2),未见感染性钉螺。结论 应加大输入性传染源监测,尽快控制螺情回升趋势,不断完善监测巩固措施。巩固防治成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绵竹市中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常识知晓情况,制定科学的健康教育计划。方法采用授课、考试、问卷测试3种方法,对血防知识的知晓和正确行为进行评估。结果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提高了疫区中小学生的血防知识知晓率,考试成绩由2004年平均67.5分上升为2006年的98.3分。ELISA查病阳性率由4.3%下降为2.3%。结论健康教育效果显著,但是中小学生假期健教作用有所减弱,应当培训一支以当地为主的血吸虫病防治常识的宣传队伍,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血吸虫病的健康教育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胶体染料试验条法(DD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大山区平坝型地区筛查血吸虫病,比较两法的检测效果。两种方法分别检测919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37%和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ELISA相比,DDIA操作更简单、方便、快速。  相似文献   
4.
绵竹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北部 ,原为我省血吸虫病重流行区 ,5 0年代全市平均感染率 2 6.1 % ,累计历史钉螺面积1 2 1 630 73m2 ,经多年防治 ,于 1 986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我市钉螺面积逐年上升 ,钉螺密度升高 ,阳性钉螺时有出现。为防止血吸虫病死灰复燃 ,巩固血防成果 ,我市于 2 0 0 0年 8月初至 9月底 ,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氯硝柳胺灭螺 ,现将灭螺效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钉螺调查灭螺前由血防所专业人员组织各血吸虫病流行乡(镇 )卫生院的血防医生 ,各村的卫生员和村干部进行查、灭螺…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绵竹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北部,东经103°54’至104°20’,北纬31°9’至31°42’。西北部为山区,其余为平原,绵远河、石亭江、射水河、白水河、龙蟒河及马尾河等6条由山溪形成河流贯穿全境。全  相似文献   
6.
在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策略中 ,人畜易感地带药物灭螺仍是重要措施之一 [1] 。氯硝柳胺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唯一灭螺药物 [2 ] 。杀螺剂量对人畜几乎无毒 ,没有环境污染问题 [3 ] ,但其价格昂贵 ,在疫区大面积使用受到限制。川研牌可湿粉改进了配方 ,大大降低了成本。为了比较两个不同产地的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的杀螺效果 ,我们于 2 0 0 1年 3月中旬在室内外进行了灭螺效果观察 ,结果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药品四川化工研究院生产的产品为 1号 ,批号 0 0 0 71 9;安徽淮南的产品为 2号 ,批号 0 0 0 6 1 7。两种样品均为 5 0 %…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绵竹市人群血防知识知晓和正确行为形成的状况,分析其差异性因素。方法根据绵竹市各镇2010年尚存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数量,随机抽取尚存患者数≥5例(Ⅰ组)、1~4例(Ⅱ组)、0例(Ⅲ组)的乡镇各3个。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别对乡镇居民、中小学生、乡村医生的血防知识知晓率和正确行为形成率进行调查。结果绵竹市乡镇人群血防知识知晓率为88.12%。其中,Ⅰ组为94.55%,Ⅱ组为88.21%,Ⅲ组为81.10%。人群血防正确行为形成率为68.10%。其中,Ⅰ组为73.18%,Ⅱ组为67.05%,Ⅲ组为63.65%。Ⅰ、Ⅱ、Ⅲ组知道如何感染血吸虫的分别为95.99%、89.48%、79.67%,认识钉螺的分别为87.67%、82.54%、73.92%,知道血吸虫病对身体危害的分别为95.68%、93.99%、80.88%,认为自己患血吸虫病对他人没有影响的分别为9.97%、12.83%、15.58%,不知道向何部门报螺的分别为7.91%、11.33%、15.69%,有经常野外大便习惯的分别为6.17%、8.79%、11.38%,经常在沟田或水塘里洗手洗足的分别为58.68%、58.27%、61.22%,不愿意接受血防部门进行血吸虫病检查的分别为5.86%、5.66%、11.49%。结论绵竹市人群整体血防知识行为积极因素占主导地位。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加强对无晚血病人乡(镇)的血吸虫病危害的宣传是进一步提高全市血防健教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地震后绵竹市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为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4个村(安置点)进行螺情、病情和居民问卷调查,对所有板房安置点进行螺情和公厕无害化状况调查,分析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结果4个村抽查了178个条块,面积7.92 hm^2,查出有螺条块165个,占92.70%;有螺面积7.33hm2,占93.49%。有螺框出现率9.56%~56.36%,钉螺密度0.50~4.99只/0.1 m^2,解剖钉螺12 339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在23个安置点周围查到钉螺分布环境106个,钉螺面积为68 161 m^2。4个村筛查居民6 519人,查出阳性115人,阳性率在1.15%~2.45%,筛查外来流动人员688人,查出阳性30人,阳性率为4.36%,未发现粪检阳性病人。抽查261座公厕,其中三格式135座,占51.7%。问卷调查居民217人,知晓血吸虫病的占82.49%,了解防护知识的占64.52%;接触有螺水体的占81.11%。结论外来传染源和现场环境大面积、高密度的钉螺是最主要的两大潜在流行因素,防控传染源的输入和压缩钉螺面积是确保灾后无大疫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