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老年结核性脑膜炎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秋梅  陈玉梅  池跃鹏 《临床荟萃》2007,22(14):1032-1032
目前,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笔者分析了本院收治的30例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收诊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0例,男5例,女25例,年龄60~75岁,其中60~65岁18例,66~70岁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胸水的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与老年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并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0例,根据年龄分为2组:A组(年龄<60岁)和B组(年龄≥60岁),每组40例.取胸水采用T-SPOT.TB检测γ-干扰素释放试验.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动态观察患者治疗1个月时的胸水吸收情况和治疗6个月时的胸膜粘连、肥厚情况,综合分析患者预后.结果 A组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患者37例,阳性率为92.5%;B组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患者25例,阳性率为62.5%.A组胸水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高于B组(x2=10.323,P< 0.05).1个月综合治疗结束后,A组患者胸水吸收比例为85.0%,B组患者胸水吸收比例为7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581,P>0.05).6个月治疗结束后,A组患者胸膜肥厚比例为27.5%,B组患者胸膜肥厚比例为57.5%,B组发生胸膜肥厚患者比例高于A组(x2=7.366,P<0.05).结论 老年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早期的胸水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相对偏低,可能与老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而老年患者治疗后期胸膜肥厚、粘连较中青年患者更加明显,提示老年胸膜炎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初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的复发与治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初次复治肺结核出现肺结核的原因,并对患者产生原发性耐药、获得性耐药的发生原因、临床处置以及治疗对策.方法 选取242例复治肺结核患者,对所选患者进行肺结核复治的原因分析,并对患者出现的耐药类型,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患者出现原发性耐药或获得性耐药的原因以及对策,并对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经验.结果 不同年龄段不同耐药性患者的单耐药率、多耐药率、耐多药率、广泛耐药率、利福平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患者的获得性耐药发生率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患者,可见不同年龄段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率相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6.74%,患者用药时间0~4个月时的耐药性值明显低于用药5~8个月的患者以及用药9~12个月的患者,患者中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任一药物耐药率为40.14%,未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任一药物耐药率为43.00%.结论 继发性耐药是我国初次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的主要类型,用药时间越长,耐药率越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的发生,同时对结核病的传染源进行有效控制,减少原发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