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先心病心脏停跳与非停跳体外循环下围手术期的能量代谢变化。方法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心脏非停跳下)、对照组(心脏停跳组下)各18例,采取围手术期8个时间点(T1~T8)少量血液,依次离心获得血浆,应用NMR代谢组学分析及数据处理获取血浆相关代谢物指标,如ATP浓度、肌酸浓度、乳酸浓度。结果血浆ATP浓度、肌酸浓度、乳酸浓度在围手术期呈现一定时间内规律变化,二组数据比较,T4~T7时间点两组ATP浓度和肌酸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T8时间点两组乳酸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ATP浓度、肌酸浓度、乳酸浓度在体外循环(CPB)过程中的机体组织代谢呈现出一定规律性改变,而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关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表明在CPB手术过程中,心脏非停跳状态可以较好地保持机体能量代谢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行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的经验。方法:2009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采用胸骨下段切口在心脏不停跳下行 ASD修补术51例,常规正中切口开胸 ASD修补术50例,对比两种方法体外循环(CPB)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纵隔及心包引流量和术后住院天数,讨论胸骨下段切口优缺点。结果:全组患者无住院死亡病例以及严重并发症,伤口均 I期愈合,术后复查胸片和心脏彩超均无明显残余心内畸形或其他异常;胸骨下段切口组 CPB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与同期经胸正中切口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纵隔及心包引流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胸正中切口组(P <0.05)。结论:对于除复杂心脏畸形外的大部分的心脏畸形矫治尤其是房缺修补术,此切口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对氧磷酶1(PON1)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30例行CPB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于心脏停搏前及恢复心脏血氧灌注后采集患者右心房组织,使用Real-time PCR检测PON1 mRNA的表达;分别于术前30min、术后1h和术后3d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PON1活性,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SOD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血清MDA水平,并就血清PON1活性与SOD和MDA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恢复心脏血氧灌注后心肌组织PON1的表达显著低于心脏停搏前(P<0.05)。相较于术前,患者术后1h的血清PON1和SOD水平均显著降低,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术后3d的血清PON1和SOD水平均显著升高,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PON1水平与SOD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PON1水平与MD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PON1参与了CPB心脏瓣膜置换术缺血再灌注过程,血清PON1活性与SOD和MDA显著相关,PON1可能是反映心肌缺血再灌注中氧化应激损伤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