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前缺血性脑卒中常用量表广泛应用于临床及科研中,了解和使用这些量表成为现在神经科医生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本文主要介绍目前临床常用的脑卒中相关量表,包括ABCD2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Rankin修订量表(mRS)和Barthel指数量表及其他卒中相关量表。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神经内科疾病患病率不断增加,需要更多的临床医生加入神经内科队伍。作为主要来源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取明确的规范化培养目标、严谨教学团队的建立、严谨教学的坚定实施等措施,从而保证培养出合格优秀的神经内科临床医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并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例脑梗死并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2例均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临床表现,但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示左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其中例1经胸部CT检查证实肺栓塞(pulmonary emblism,PE)并下肢动脉血栓形成及对侧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例2住院期间发现肌间静脉血栓形成。2例皆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术后痊愈。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是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及时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可减少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的漏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虎眼征"并非Hallervorden-Spatz综合征特异性表现。方法对1例有锥体外系损害表现的患者及其表现正常的母亲进行泛酸激酶-2(PANK2)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患者及其母亲PANK2基因检测未发现突变。患者最终确诊为"海洛因脑病"。结论 "虎眼征"并非只出现在Hallervorden-Spatz综合征中,需仔细询问患者病史,以防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一个双侧纹状体坏死家系的临床特征以及基因学改变特点。方法于中国西北偏远地区收集一个双侧纹状体坏死家系,家系分析显示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可能性大。该家系3例患者5~7岁发病,隐袭起病,症状缓慢进展,表现全身肌张力障碍,至20岁左右几乎不能下地,呈扭转痉挛状态。头颅磁共振检查提示双侧壳核病变。对该家系进行了NUP62、SLC19A3、SLC25A19、PANK2基因测序以及线粒体基因全长测序。结果该家系临床特点以及影像学表现与目前已知基因的临床表型有一定的差异。PANK2、SLC25A19、SLC19A3基因序列分析均未发现基因突变;NUP62基因发现cDNA337G-A杂合突变(pG113S突变),3个患者以及其正常的妹妹和患者父亲、奶奶携带该突变。线粒体基因全长测序发现43个已经报道的变异。结论该家系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个杂合突变不能解释其表现,且正常个体也携带该突变。因此该家系从临床表型和基因学检查提示有可能为一种新的疾病类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行静滴rt pA09mg/kg(≦50mg),于1h内滴注完,运用美国的NIHSS及Barthel指数(BI)分别对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7d、1个月时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记录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治疗后两组同一时间点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变长,NIHSS评分逐渐下降;治疗前,两组B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同一时间点,观察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X2=8.107,P=0.00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与对照组(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09,P=0.64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及治疗前NIHSS评分、心脏疾病及糖尿病、营养状况等因素对患者的预后有影响(P<0.05);进一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后表示,治疗前NIHSS评分、心脏病及糖尿病史、营养状况及治疗方式均是影响患者预后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ACI患者,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可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更具安全性,可更好地保障患者的预后,并且对于栓塞的治疗越早越好,患者的预后与病情轻重、年龄及糖尿病、心脏疾病和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人的一生就如同一场旅程,而心脑血管健康就如同旅途中的护航。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脑血管健康问题逐渐成为许多老年人关注的焦点。然而,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健康生活方式和预防措施,为心脑血管健康“上保险”,让生命的旅途更加平稳和美好。饮食营养均衡,守护心脑健康在我们追求保护心脑健康的旅途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这一点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那些步入老年的人们而言。在这个阶段,更加需要关注营养的摄入,以维持身体的稳定与活力。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1男,60岁,主因腹泻16 d,四肢乏力10 d于2015年6月10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以下简称潞河医院)。入院前16 d患者出现腹泻,50~100 ml/次,2~3次/d,无发热、腹痛;入院前10 d出现四肢乏力;入院前3 d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压94/62 mmH g,血常规示白细胞29.07×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10.36%,嗜酸性粒细胞计数3.0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