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6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恶性胸腔积液(MPE)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其中,肺癌并发胸水者比例最高,占24%~42%,乳癌居第2位,再次是淋巴瘤,但5%~10%的MPE找不到原发肿瘤灶.MPE增长迅速,不易控制和消除,大量胸水压迫心、肺、纵隔,可引起呼吸循环功能不全或衰竭.中药制剂胸腔内灌注是MPE有效的治疗方法 之一.本文就近年来国内运用中药制剂胸腔内灌注治疗MPE的现状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普遍上升,而治疗手段又难有突破,由于肺癌的高度异质性,除手术外,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对化疗、放疗不甚敏感,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势在必行。21世纪提出实体瘤生物治疗的新概念,作为信号传导抑制剂之一,雌激素受体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 中、晚期肿瘤患者的血小板往往处于活化状态,其血小板黏附分子的表达和释放增加.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肺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120例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和CD63)水平,以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肺癌患者手术前外周血CD62P、CD63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肺癌患者术后第7天外周血CD62P、CD63水平显著低于术前和术后第1天(P<0.01).肺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D62P、CD63水平与肺癌原发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和分期有密切关系(P<0.01),与肺癌细胞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患者性别和年龄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肺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升高,且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因而有可能作为动态监测肺癌患者病情进展、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抗癌消水膏外敷治疗老年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特点。方法选择体力状况(PS)〉2的27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并发恶性胸水者,用抗癌消水膏外敷患者的胸壁,观察评估患者的胸水、胸痛、呼吸困难、生活质量等;用微球流式芯片技术检测胸水中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10的水平。根据胸水改善是否改善将患者分为两组:胸水改善组和胸水未改善组。结果胸水完全缓解有4例,部分缓解9例,无变化14例,总有效率为48.1%;胸痛改善15例,改善率为55.6%;呼吸困难改善18例,改善率为66.7%;生活质量改善17例,稳定6例,恶化4例,改善率为62.96%,胸水改善组治疗后IL-2和IFN-γ上升,IL-4和IL-10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胸水未改善组治疗前后各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抗癌消水膏外敷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能改善胸痛、呼吸困难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胸水中Th1细胞因子优势化可能是影响抗癌消水膏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形态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22例,所有入组病例均采用奈达铂80~100mg/m2静脉注射,第1天,吉西他滨800mg/m2静脉注射,第1、8天,每21天重复用药,连用两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同时给予托烷司琼5mg,静脉注射,每天1次,对症止吐。结果本组病例疗效评价,其中CR0例,PR8例,NC6例,PD8例,RR(PR+CR)为36.4%(8/22),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度恶心呕吐,无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骨髓抑制轻,Ⅰ~Ⅱ度骨髓抑制16例,Ⅲ度骨髓抑制2例,无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肺癌有较好的疗效,并且毒性反应可以控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单药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39例Ⅲ~Ⅳ期肺腺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经培美曲塞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 39例患者均可评价,获得CR 6例,PR 11例,有效率43.6%(17/39).最主要的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但均可耐受.结论 培美曲塞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轻,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7.
肺癌是全球癌性死亡的首要因素。肺癌手术中转移淋巴结清扫情况,对于患者的临床分期、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纳米碳作为一种新型的淋巴示踪剂,淋巴示踪清晰、染色持续时间长,且能准确地示踪淋巴结;同时可用于肺癌的载药化疗及癌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在肺癌的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纳米碳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膈疝为腹腔内或腹膜后的脏器通过膈肌裂孔或缺损进入胸腔的病理状态,本文根据一例胸骨旁裂孔大网膜疝病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院1998-06/2008-06共行肺癌手术2874例,术后并发肺不张75例,发生率为2.6%,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VEGF水平和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VEGF水平。结果①NSCLC患者手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分别为:(270.8±82.4)pg/ml、(302.7±85.6)pg/ml、(523.8±91.3)pg/ml和(91.4±40.7)pg/ml;②NSCLC患者术后第7天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术前和术后第1天血清VEGF水平(P<0.01),分别为:(523.8±91.3)pg/ml、(270.8±82.4)pg/ml和(302.7±85.6)pg/ml;③NSCL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VEGF水平与肺癌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肺癌细胞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患者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结论NSCLC患者血清VEGF水平升高,且与NSCLC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NSCLC患者血清VEGF水平可作为检测NSCLC患者病情进展、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