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对东方田鼠血清及其不同部分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体外杀伤的可能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将血清初步分离成含蛋白部分及分子量小于20kDa的小分子部分,并分别观察了东方田鼠全血清、去补体血清、蛋白及小分子血清成分对体外培养童虫的杀伤,此外,还观察了蜕皮素对东疗田鼠血清杀伤作用的影响。结果 东方田鼠热灭活去补体血清对童虫的杀伤显著低于正常血清;感染及正常东方田鼠血清小分子在第48h及72h表现出一定杀伤作用(30%),而血清蛋白在24h就有显著杀伤,但杀伤作用略低于全血清;蜕皮素对东方田鼠血清的杀伤无明显影响。结论 补体在东方田鼠血清杀伤机制中有重要作用。血清蛋白为体外杀伤的主要成分,可能与小分子成分协同参与杀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筛选出能模拟日本血吸虫抗原表位的短肽分子,并测定其作为疫苗候选分子的潜能。方法 分别用正常及感染日本血吸虫的东方田鼠血清筛选在丝状噬菌体表面表达的随机十二肽库。经三轮亲和筛选后,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用ELISA检测其与日本血吸虫抗血清的反应。用混合噬菌体免疫小鼠并进行攻击感染。结果 随机挑取的12个克隆中,感染东方田鼠血清来源的噬菌体有10个克隆为阳性,正常血清来源的噬菌体有7个克隆为阳性。用感染东方田鼠血清筛到的噬菌体免疫小鼠诱导了部分保护作用(22.6%)及较高的肝卵减少率(68.9%)。然而,正常东方田鼠血清筛到的噬菌体没有保护效果。结论 感染及正常东方田鼠血清筛到的模拟表位具有免疫原性,提示随机肽库技术在日本血吸虫疫苗研制中有其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3.
4.
流行病学模式显示枯氏锥虫的传播最初仅限于热带森林中特殊的生活史过程。在那里锥蝽以南美大陆幅员广阔地区的小型哺乳动物为吸血对象,而没有人类参与锥虫病的自然循环。枯氏锥虫的存在对锥蝽及已自然感染的哺乳动物似乎并无重要影响,提示长期的适应使不同种生物之间达到了平衡。枯氏锥虫经媒介的传播只限于新大陆,而锥蝽的分布遍及美洲各地。  相似文献   
5.
Concomitantimmunitytoschistosomereinfectioninvivoisgenerallythoughttobetheimmuneresponseinducedbyandrelyingonlivingadultworms 1,2  However,afewauthors3,4  havesuggestedthatthemechanismofresistancemayberelatedtothehepaticpathologycausedbytheprimaryinfection Thevascularpathologymightenablethechallengeschistosomulatoescapefromthehepaticportalsystem ,thuspreventingnormalparasitesequestrationandmaturationintheliver Phenoloxidasehasbeenimplicatedintheprocessofeggshellformation 5 7 Wehypothesiz…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单纯手术与手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GM)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乳房外观评价。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甲乳外科的106例肿块型GM患者。依据就诊期间治疗手段不同,分为A组(单纯手术治疗,n=67)和B组(手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n=39)。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通过随访获得患者临床疗效、至临床治愈时长(TTCR)、1年内复发率及乳房外观评价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手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患者在临床治愈率、1年内复发率两方面均优于单纯手术组(P <0.05),此外,手术联合激素治疗后患者乳房外观优良率(92.31%)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88.06%),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手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肿块型GM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总体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短期复发率,同时在保证乳房外观完整性方面效果显著,且小剂量口服激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筛选与日本血吸虫尾蚴抗原有共同免疫原性的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分子,为血吸虫病诊断和疫苗研究提供新的候选分子。 方法 利用日本血吸虫尾蚴可溶性抗原免疫兔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japonicum,Sj)成虫cDNA文库,对阳性克隆的插入片段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 结果 共筛选出13个阳性克隆,PCR扩增出特异的插入片段。测序分析获4个新基因SjCAI、SjCA、SjCAI2和SjCAI3(登录号分别为AF495883、AF515834、AY118086和AY129303),分别编码353、161、137和72个氨基酸的蛋白。SjCAI蛋白含6个DNA结合锌指,与原肠胚锌指蛋白XLCGF48.2有一定同源性;SjCA蛋白、SjCAI2蛋白和SjCAI3蛋白含N糖基化和磷酸化位点。 结论 筛选Sj成虫cDNA文库获得了新的基因序列。  相似文献   
8.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虽然DTC通常有较好的预后,但目前针对那些已经发生局部侵犯、转移和(或)对放射性核素治疗抵抗的患者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随着对增殖性肿瘤相关突变分子的深入研究,已经获得了一些新的肿瘤治疗分子靶点。一些蛋白在DTC的致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如RET/PTC-RAS-RAF-MAPK途径。此外,血管的异常和再生也与肿瘤的生长有关。尽管这些靶向治疗药物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但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以及初期较具说服力的实验结论给难治性DTC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对一例无精症患者Y染色体大片段缺失断裂位点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遗传物理图谱对Y染色体大片段缺失的断裂位点进行精确的定位,研究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azoospennia factor,AZF)区域微缺失与无精症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重PCR在4组反应管中对慨区的序列标签位点(sequence tagged site,SIS)即sY82,sY84,sY86,AZFb区的sY124,sY127,aY128,sY133,sY134,sY143,AZFc区的sY239,sY242,sY254,sY255和AZFd区的sY145,sY152共15个STS位点进行扩增,以性别决定因子为内控,根据多重PCR结果对sY82,sY86,sY85,sY84进行单独扩增。结果 对照组中的15个SIS位点及单独扩增的sY85中均有特异性扩增产物,而Y染色体异常患者样品仅有sY82,sY86扩增产物,其余呈阴性。从而将患者的近着丝粒端的断裂位点定位于sY86与sY85之间。结论 本研究为该患者的Y染色体大片段缺失断裂位点的精确定位提供了直接的分子生物学证据,建立了近着丝粒端的缺失图谱,证明了该患者无精的原因为AZF基因缺失。  相似文献   
10.
[摘要] 囊性中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CNGM)是肉芽肿性乳腺炎(GM)中的一种特殊亚型,具有高度独特的组织学类型。该疾病的病理特征表现为化脓性脂肪肉芽肿,由中性粒细胞和上皮样组织细胞包绕形成中心脂质空泡,其中含有稀疏的革兰阳性细菌容易被遗漏或忽略。该文就克氏棒状杆菌与CNGM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