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5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218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85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256篇
口腔科学   182篇
临床医学   925篇
内科学   377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1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412篇
综合类   1647篇
预防医学   542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565篇
  2篇
中国医学   593篇
肿瘤学   29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Fas/FasL在各阶段婴幼儿血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检测Fas/FasL在各阶段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Fas/FasL在婴幼儿血管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EnVision法免疫组化染色和RT-PCR检测Fas/FasL蛋白及mRNA在各阶段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①增生早期和增生中期,部分血管瘤细胞表达Fas;增生晚期,阳性细胞明显增多,Fas mRNA表达最强;消退早期,仍有少量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Fas,之后Fas表达迅速减弱。②最早期细胞团中没有FasL(+)细胞;增生中期,血管瘤组织中出现少量FasL(+)细胞;增生晚期FasL(+)细胞显著增多,FasL mRNA表达最强;消退早期之后,FasL(+)细胞迅速减少以至消失。结论 Fas/FasL与婴幼儿血管瘤演变过程有密切联系,Fas/FasL介导的血管瘤细胞凋亡可能是婴幼儿血管瘤自行消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CLP)和单发性腭裂(CPO)是常见的先天发育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学说众多,大多倾向遗传-环境共作用的理论,但迄今尚无定论。本文就疾病发生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香菇多糖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的抗炎作用。方法: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鸡蛋清所致小鼠足跖肿胀等急性炎症以及滤纸片诱发小鼠肉芽组织增生所致小鼠慢性炎症模型进行试验。结果:香菇多糖能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鸡蛋清所致小鼠足跖肿胀;与此同时对滤纸片诱发小鼠肉芽组织增生形成有抑制作用。结论:香菇多糖具有一定抑制急慢性炎症反应作用。其抗炎作用的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香茹多糖具有抑制肿瘤增殖及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作用,是一种高效生物反应调节剂。目前以其良好的免疫增强作用及突出的抗肿瘤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但对香茹多糖的抗炎作用尚未见报道。笔者通过建立动物模型。旨在对香茹多糖抗炎作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降脂治验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伤员女性67岁,交通事故后昏迷收入ICU,右侧轻度偏瘫,右侧气胸,右肱骨干骨折。CT显示双侧脑组织挫伤,颅底骨折,即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颅内插入微型换能器监测颅内压(ICP)。初始ICP为2.66kPa,几  相似文献   
9.
10.
四川省1992年流脑的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四川省自八十年代初以来开展了流脑的监测工作,为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985年后,该病发病率逐年下降,1992年发病率为0.79/10万,全省流脑疫情处于低谷期。我省1984年以来从病人分离到的阳性菌株298株,其中A群脑膜炎奈瑟氏菌(Nm)占92.62%,B群Nm占6.71%。但1989年~1992年重庆市从病人分离到的菌株均为B群Nm,重庆市以B群Nm占优势。从1992年5个监测点的结果看,健康人群Nm总带菌率为12.65%,其中,A群Nm带菌率为0.24%,B群Nm为9.49%。健康人群血清杀菌抗体的GMT为1:1.13;ELISA检测的GMT为1:15.23。咽部正常菌群抑制A群Nm生长的抑菌率,高发区为26.85%;低发区为67.94%。据预测,在今后的几年中疫情有可能回升或在一定范围内出现某种程度的流行。因此,流脑的监控工作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