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患者,女,36岁。因双下肢及颜面浮肿10天,恶心呕吐、无尿3天于1990年9月12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心肺无异常发现,颜面及双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Hb 45g/L,BUN58.7mmol/L,Cr1768μmol/L,CO_2 cp 10.50mmol/L,血清K~+5.8mmol/L。诊断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高钾血症。入院后一直少尿,9月19日患者突然出现全身抽搐,神志不清,心电示波为室颤,经胸壁以200 J电能电击除颤转为窦性心律。考虑室颤或室速可能再发,又经鼻插入F7 4极食管电极导管,远端两只  相似文献   
2.
应用2.59MHz的高频消融心室肌和兔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兴奋灶。结果表明,高频可引起心肌局灶性凝固性坏死;高频消融乌头碱注射部位,可使实验性心律失常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缩短。高频消融未见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5%,而膜部室间隔缺损约占78%[1,2],以往开胸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但因创伤大,康复和住院时间长,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手术死亡率为2%~5%[3].室间隔封堵术是一种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成功率高的微创治疗手术,康复和住院时间短,2~3 d可出院,治疗后不遗留切口瘢痕,符合现代人要求美观的愿望.我院对20例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行封堵器封堵术,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现将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经皮肝穿抽脓治疗肝脓肿15例广西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樊志勇(南宁530003)广西忻城县人民医院罗宝权张志宁兰培松莫益福兰鉴朝肝脓肿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我们于1994年10月~1995年10月开展了经皮肝穿抽脓、冲洗。注药治疗肝脓肿15例,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降压疗效及其对原发性高血压 (EH)左室肥厚 (LVH)的逆转作用。方法 :60例患者口服卡维地洛 1 0~ 2 0 mg,2次 / d,治疗半年 ,用动态血压仪记录卡维地洛治疗 EH的降压效果 ,用超声心动图测量 LVH的逆转情况。结果 :卡维地洛可使 2 4 h血压平稳下降 ,且左室质量指数较治疗前减低 (P<0 .0 1 )。结论 :卡维地洛能有效地控制血压的升高 ,对 EH的 LVH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6.
樊志勇  王风 《临床荟萃》1993,8(12):546-547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往认为主要是累及中青年的疾病。本文就确诊的26例老年壮族农民DCM予以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诊断依据参照陈灏珠所提标准。所有病例均为壮族农民,男18例,女8例,年龄60~85岁,平均68.8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0年12月-2011年4月采用常规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例。结果 8例顺利完成,1例因胆囊管撕断而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在正确选择病例的前提下,手术医生密切配合,经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样安全,而且具有创伤更小,切口更美观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VT)的抢救治疗一直是临床急诊难题之一,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快速有效控制顽固性VT,对降低死亡率尤为重要.我们对37例急性顽固性VT病人给予大剂量胺碘酮(amiodarone)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卒中单元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1世纪初,《英国医学杂志》用循证医学观点对卒中的治疗方法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目前对卒中的有效治疗手段依次为卒中单元(stroke unit)、溶栓治疗、阿司匹林和抗凝治疗。说明有效的治疗手段不多,而其中最有效的治疗不是一个具体的药物而是一个系统,即卒中单元。因此,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Y型连接器在Amplatzer法经皮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能否减少术中的出血。方法接受Amplatzer法治疗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31例,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应用Y型连接器组(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6)。对照组按2004年国内制定的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指南进行,治疗组在指南的基础上于导管和输送器末端连接Y型连接器,分析两组的出血量。结果治疗组的技术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为9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7,P〉0.005)。对照组的出血量明显多于治疗组(P〈0.001);两组的手术时间和医疗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Y型连接器在应用Amplatzer法行经皮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治疗中能很好地解决术中出血问题,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