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抑癌基因PTE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梅新华 《山东医药》2007,47(19):50-5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TEN基因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PTEN在胃癌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阳性表达面积、强阳性表达面积,分析与病理参数的关系,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表达水平对术后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胃癌组织PTEN表达阳性率、阳性面积、强阳性面积均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1)。胃癌组织PTEN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转移、肿瘤分期明显相关,术后3、5 a生存率低表达者明显低于高表达者(P均〈0.05)。结论PTEN基因表达低下或丢失与胃癌发生、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预测术后生存率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综述分析国内外肿瘤基因治疗研究现状的文献,为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研究方向、思路和资料。方法:应用MEDLINE、CA、CBMdisc、CMCC、CJFD和CSTPCD等数据检索系统及数据库,以"肿瘤基因治疗"等为关键词,检索1998-01~2007-06与肿瘤基因治疗相关的文献。纳入标准:1)肿瘤基因治疗的动物及临床试验研究,包括方法、效果及进展;2)肿瘤基因治疗与其他生物疗法疗效、不良反应及优缺点的比较。根据纳入标准,粗选143篇文献,最后17篇文献纳入综述分析。结果:基因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新手段是随着DNA重组技术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是以改变遗传物质为基础的生物医疗技术,它通过将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导入靶细胞来纠正突变或有缺陷的基因,以达治疗目的。基因沉默疗法、自杀基因疗法、免疫基因疗法、基因替代疗法、反义基因疗法、多药耐药相关基因治疗、抗肿瘤新生血管治疗和抗端粒酶治疗等均取得显著进展。结论:不同的肿瘤基因治疗方法各有利弊,随着治疗方法与病毒载体的不断改造和完善,基因的转移率、靶向性与安全性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皮肤病理性瘢痕是^体皮肤组织损伤后的一种纤维过度增生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众多因素,是各种细胞及细胞因子相互作用、调控的结果。其组织学特点是大量成纤维细胞(FB)增生,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肥大细胞(MC)释放细胞因子,刺激ECM合成。Caspase蛋白调控FB细胞的凋亡,参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TGF—β、α—MSH、TNF—α、PDGF、IGF-1、IL-8、bFGF等细胞因子及细胞骨架基因相关蛋白、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胰腺损伤较少见,仅占闭合性腹部损伤的2%~5%[1]。由于胰腺位置深,其损伤后临床表现与体征常无特异性,且往往为合并伤,术前诊断困难,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及病死率较高。我院1996年3月~2005年10月手术治疗胰腺损伤30例,现将诊治情况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  相似文献   
5.
<正> 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规定,一般人到45—59岁为初老期,60—74岁为老年期,75岁以上为长寿期。老年人用药应特别谨慎,这是关系到他们健康长寿的大问题。人进入初老期后,生理机能比青年期低1/2左右,特别到老年期,生理机能明显减低外,体内各脏  相似文献   
6.
梅新华  张耐冬 《山东医药》2005,45(36):23-23
胰管结石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胰腺疾病,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不超过1%,但在慢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发病率却超过90%。1990~2003年.我院共收治胰管结石患者28例。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资料分析:本组28例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22~70岁,平均40.5岁。所有患者均有持续性腹部隐痛,并向后背部放射,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上腹饱胀感;伴黄疽者3例,脂肪泻5例,腹部包块2例。28例患者中有明确慢性胰腺炎病史者16例。血尿淀粉酶升高者11例,血糖升高者4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高、低角型颞下颌关节凹的位置及形态。方法:选取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低角型及高角型患者,每组20例,对其许氏位片上关节凹的位置及关节凹的前斜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颞下颌关节凹的位置在Ⅲ类骨面型的低角型患者离前颅底最远,偏向后方,关节凹的位置最低,关节凹的前斜面较陡峭。在Ⅲ类骨面型的高角型中离前颅底最近,偏向前方,关节凹的位置最高,关节凹的前斜面较平滑。结论:颞下颌关节凹的位置及关节凹形态变化与下颌骨生长方向有关。颞下颌关节凹的位置变化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的表征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院对29例失代偿性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在利尿治疗中加用巯甲丙脯酸(Cap)治疗,加快了腹水消退进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病例选择将确诊的肝炎后肝硬化中重度腹水患者随机分为 Cap 组和对照组,Cap 组29例(男10例,女19例),年龄20~63岁,平均43.7岁,病程1~5年,平均2.3年;对照组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23~56岁,平均41岁,病程1~4年,平均2.4年。两组平均病程、年龄、肝功能损害程度(转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