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肌肉骨骼超声技术在诊断风湿性疾病病情活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风湿性疾病患者,采用肌肉骨骼超声技术对患者进行关节、骨骼、肌肉及软组织扫描,观察治疗前后滑膜厚度、关节积液、骨面缺损、滑膜血流变化、痛风石、双轨征等影像学表现并进行评分比较,评价肌肉骨骼超声技术对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风湿性疾病患者中,有57例(50. 89%)发生类风湿关节炎,超声表现为关节滑膜增厚,关节积液深度增加,形成血管翳,发生骨侵蚀;有29例(25. 89%)发生痛风性关节炎,超声主要表现为痛风石、多点状强回声和双轨征;有26例(23. 21%)发生骨性关节炎,超声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退化、关节滑膜增厚和关节积液。治疗后超声检查显示,除了骨表面缺损和软骨退化以外,其他主要超声观察指标明显改善(P0. 05)。结论肌肉骨骼超声技术能够全面、细致、动态地检测风湿性疾病的组织病变程度及发展情况,对风湿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超声血管化指数(VI)与临床病理特征、肿瘤标志物及血管新生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60例作为甲状腺癌组,甲状腺腺瘤患者60例作为甲状腺腺瘤组,收集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血管化指数(VI)、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管新生指标水平,单因素分析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VI值的关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甲状腺癌患者VI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管新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癌组VI值、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癌胚抗原(CEA)、半乳糖血凝素-3(Gal-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II)水平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P<0.05)。甲状腺癌患者VI水平与性别、肿瘤直径、病理分型无关(P>0.05),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甲状腺癌患者VI水平与血清TG、CEA、Gal-3、VEGF、Ang-2、IGF-II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VI值明显升高,其水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且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管新生指标水平均呈正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及评估甲状腺癌患者病情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超声血管化指数(VI)与肿瘤标志物和血管新生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患者各60例(甲状腺癌组和甲状腺腺瘤组),均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获得VI;实验室检查获得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癌胚抗原(CEA)、半乳糖血凝素-3(Gal-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水平,比较两组VI和上述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不同类型甲状腺癌患者VI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甲状腺癌患者VI与肿瘤标志物和血管新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癌组VI、TG、CEA、Gal-3、VEGF、Ang-2、IGF-Ⅱ水平均高于甲状腺腺瘤组(均P0.05)。TNM分期Ⅲ~Ⅳ期甲状腺癌患者VI高于Ⅰ~Ⅱ期患者,淋巴结转移患者VI高于未转移患者(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甲状腺癌患者VI与血清TG、CEA、Gal-3、VEGF、Ang-2及IGF-Ⅱ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VI明显升高,且与肿瘤标志物和血管新生指标水平均呈正相关,可为临床诊断甲状腺癌及评估其恶性程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深圳南湖灭蚊试点的经验与做法。通过运用蚊虫防制综合治理IPM理论,合理选择灭蚊虫用药,试点区灭蚊工作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蚊虫孳生地阳性率由31.00%降到3.09%,成蚊密度由41.7%降到16.90%,市民满意率达到72.32%。南湖试点做法与经验,可操作性强,对南方城市灭蚊工作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联合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和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分析2型糖尿病(T2DM)无肥胖或合并肥胖患者的左室结构和功能,探讨可能影响这些患者左室整体应变的危险因素。 方法 95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肥胖分为T2DM无肥胖组(n=45,BMI<25 kg/m2);T2DM合并肥胖组(n=50,BMI≥25 kg/m2)。选取30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者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检查。 结果 在左室二维几何构型方面,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的左室重构更为普遍(P<0.05),T2DM合并肥胖组的左室肥厚最多见(P<0.05)。在左室舒张功能方面,T2DM无肥胖组e’明显减低(P<0.05),E/e’明显增大(P<0.05);T2DM合并肥胖组的e’明显减低(P<0.05),左房容积指数与E/e’明显增大(P<0.05)。在左室收缩功能方面,与对照组比较,T2DM无肥胖组整体纵向应变(GLS)明显减低(P<0.05);T2DM合并肥胖组的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径向应变(GRS)均低于其他两组(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体质量指数(BMI)是左室各个方向整体应变的影响因素;相对室壁厚度(RWT)与左室质量指数(LVMI)对部分方向的整体应变有负向影响。 结论 肥胖可能会加重T2DM患者的左室重构和功能障碍,联合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和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可以检测出亚临床左室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术后右室整体及节段容积变化。方法:选取33例成功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者,术前、后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计算右室容积,RT-3DE经Qlab软件分析得出右室整体及节段的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每搏输出量(SV),并计算3个节段的EDV、ESV、SV占整体容积的比率。结果:与术前比,术后右室整体、体部和流出道部的EDV、ESV、SV均减低,流入道部的EDV、SV亦均减低(均P0.05);3个节段中,流入道部的EDV、ESV、SV占整体容积的比率最大。结论:RT-3DE是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术右室整体及节段容积变化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