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临床观察要点及干预措施。方法 对 2 5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心理疏导 ,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加强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  2 5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病人愉快地接受了治疗 ,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医、护、患密切配合和沟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1995年前射频消融(RFCA)治疗各类心动过速120例,总成功率97.5%。采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或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保持随访的共108例,随访时间6~35个月,复发3例,心动过速复发率2.8%。复发的3例经分析与消融放电时间太短、未能造成稳定性损伤有关。59例术后1~3个月二维超声心动图复查未发现因RFCA而造成心脏结构、舒缩功能和射血分数等改变。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以往多采用内科保守疗法,效果不甚满意,自1982年国内开展了首例脾动脉栓塞治疗脾亢病人获得成功后。我院于1991年5月~1993年3月,开展了以脾动脉栓塞治疗ITP病人共25例。此种疗法,为内科治疗失败而不愿意切脾的患者,无疑是一种新的选择。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共25例,男6例,女19例。年龄6~57岁,平均为30.4岁。病程6月~25年。皮肤粘膜出血25例。月经过多4例。反复咯血1例。骨髓涂片呈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全部病例用过强的松40~6…  相似文献   
4.
层流室病人心理护理程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对3年来入层流室的%例接受化疗白血病病人运用科学的心理护理程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入层流室病人36例。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37岁。中青年占64.2%,中学文化程度以上占78.8%,工人、农民占72.5%。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9例,恶性淋巴瘤8例,急性再障1例。2层流室病人心理过程特点2.1入室前恐惧心理白血病患者一旦确诊后,往往会惊慌失措,情绪失常,当得知需要进层流室进行治疗时,尤为震惊。许多患者出现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心率加快。…  相似文献   
5.
由于外源性脾动脉栓塞导致了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上常出现发热、腹痛、胰腺炎、出血等特有症状。故栓塞术后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1.发热:术后一般都有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如超过38℃多考虑为细菌感染。术后一周应联合应用抗生素,严密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L)对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诱导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MES13)表达趋化因子CXCL10 m RNA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SV40MES13随机分为空白组、刺激组、干预组,用不同浓度的IFN-γ(0U/ml~2000U/ml)刺激细胞不同时间(0h~48h)后,观察细胞表达CXCL10 m RNA的变化;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2ng/ml~20ng/ml)TPL对SV40MES13生存率的影响,选用细胞生存率大于90%的TPL用于后续实验,观察TPL对SV40MES13表达CXCL10 m RNA的影响;选用JAK/STAT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AG490干预细胞,探讨IFN-γ是否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诱导CXCL10表达;收集以上细胞,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各组CXCL10 m RNA表达水平。结果 IFN-γ能诱导SV40MES13表达CXCL10 m RNA,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AG490具有抑制IFN-γ诱导的SV40MES13表达CXCL10 m RNA;TPL具有抑制IFN-γ诱导的SV40MES13表达CXCL10 m RNA的作用。结论 IFN-γ可能通过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诱导SV40MES13表达CXCL10 m RNA;TPL具有抑制IFN-γ诱导的SV40MES13表达CXCL10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4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入院初期、术前准备期、术后康复期及出院前期等不同时期的健康需要,采取了阶段性强、目的性明确的健康教育形式,进行了持续的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贯通于患者的整个住院过程,并向出院后延续。结果:增强了患者对骨折治疗、护理和康复的认识以及遵医行为,强化了康复能力和自查能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医院对患者的追踪和提供连续性服务。保留就医人群。结论: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对患者护理有确切效果。  相似文献   
8.
肝癌患者早期常无症状,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癌组织往往较大或已有门静脉癌栓,肝内外转移或伴有严重肝硬化,能手术切除者仅10%左右。近年来,对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使用经导管TACE,较以往应用全身化疗、肝动脉结扎治疗等方法,疗效更佳,并能获得Ⅱ期手术切除机会。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共59例。全部经B超、CT、血管造影确诊为无手术切除指征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男性48例,女性11例,年龄37~70岁,平均50.5岁。原发性肝癌50例,转移性肝癌9例。肿瘤直径最大者12.4cm,最小者2.2cm。本组化疗栓塞次数为:5次有2例,4次者1例,3次者6例,2次者13例,1次者30例。首次治疗后间歇1~2个月后再作第二次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程序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死亡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程序化护理的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2.31±3.94天明显短于对照组(t=3.242,p0.05);患者死亡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x2=2.486,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加快其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射频消融治疗各类心动过速30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频消融治疗各类心动过速300例疗效分析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许春萱陈林吴卫邓玉莲胡锡衷王五一林峰王洁茹沈玉珍林秋萍射频消融(RFCA)治疗各类心动过速国内外已有众多报道,本文就我院自1993年3月开展RFCA以来所治疗的各类心动过速共300例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