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监测冠心病患者凝血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入选用TEG监测凝血的冠心病患者150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86例)、稳定型心绞痛(AP)组(13例).分析各组的凝血特点.结果 (1)AMI组、UAP组与AP组比较,R值、K值明显缩短,MA值、Angle角增大,高凝图形出现比例明显増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D-二聚体在三组间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在AMI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明显减低,与UAP组、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MI和UAP患者存在高凝状态,需给予充分的抗栓及适度的促纤溶治疗.TEG在监测冠心病患者凝血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传统装饰符号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传统装饰符号分类和提炼方法,最后就传统装饰符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价值性,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心理干预+健康宣教对其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4月—2022年4月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组采用心理干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联合组治疗依从率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心理干预+健康宣教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开展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在我国,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逐年增高,慢性静脉溃疡和湿疹等并发症不仅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而且消耗了大量卫生资源。我国人口基数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众多,所以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近年来随  相似文献   
5.
<正>糖尿病皮肤溃疡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血管病变导致微循环障碍而发生溃疡和坏疽的疾病,表现为皮肤溃烂,久不收口。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的原因之一。不但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使其增加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皮肤溃疡采取保守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价格昂贵。糖尿病皮肤溃疡属于中医"脱疽""消渴"等范畴。其病因不外乎素体阴虚、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及外感六淫等导致湿热蕴结、血脉瘀阻、脏腑功能失调而肢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UAP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60例)和缬沙坦组(60例)。常规组:常规治疗,包括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及他汀类药物,连续服药6个月,缬沙坦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缬沙坦80~160 mg,每天1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心绞痛发作次数的改变、心电图ST段变化、血压变化及左心室肥厚的改变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常规组和缬沙坦组心绞痛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发作次数减少,ST-T段压低减轻,左心室肥厚明显逆转(均P<0.05),缬沙坦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UAP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对UAP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均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中老年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2012年9月1日至2014年4月31日在天津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1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颈动脉斑块及测量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 不同性质的颈动脉斑块患者中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的分布不同(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及高血压等混杂因素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相关。结论 中老年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有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越高发生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的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120例、2016年12月30日到2017年12月30日),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组(分2组)。分别进行基础性护理、循证护理,对比2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12±1.21)天、卧床时间为(2.41±0.54)天、护理满意度为100.00%,数据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干预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可推广。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