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低聚果糖产生菌黑曲霉 (Aspergillusniger)SIPI 6 0 2来源的 β 果糖基转移酶 (β FT)的性质。 方法经典的酶学研究方法。结果 β FT催化蔗糖转化成蔗果三糖的Km和Vmax分别为 2 6 8.37g L和 2 .37g (min·L) ;将蔗果三糖转化成蔗果四糖的Km和Vmax分别为 173.0 8g L和 0 .10g (min·L)。葡萄糖是 β FT的竞争性抑制剂 ,其Ki=2 4 5 .2 3g L。β FT反应的最适pH为 4 .5~ 6 .0 ,最适温度为 5 5℃。β FT在中性条件、5 0℃以下稳定性良好。β FT转化蔗糖生成低聚果糖的反应进程实验表明 ,高浓度的底物有利于提高反应速度和转化率 ,并且产物中果糖浓度较低浓度底物中低。结论黑曲霉SIPI 6 0 2来源的 β FT适合用于工业化生产低聚果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受体β链V区(TCR BV)各家族谱系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2例CHB患者(CHB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分别采集其外周血、肝素钠抗凝,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RNA并应用RT-PCR扩增TCR RV的24个家族,进行两组间扩增产物定量分析结果 CHB组△Ct5、△Ct7、△Ct15、△Ct22、△Ct23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B组TCR BV 24个家族BV5、BV7、BV15、BV22、BV23的扩增产物含量均较健康对照组下降,提示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可能参与CHB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灌洗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兰州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肝硬化合并SBP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静滴抗菌素并放腹水,补充血浆、白蛋白治疗,同时对治疗组患者采用温盐水腹腔灌洗和腹腔内注射抗菌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09%,优于对照组47.50%(χ2=7.4836,P0.05);治疗组病死率为17.39%,低于对照组37.50%(χ2=4.4159,P0.05),两组在有效率和病死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灌洗是治疗肝硬化合并SB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施文娟  杨正茂  张建军 《临床荟萃》2005,20(12):687-688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症的主要表现及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伴有肝功能损害者多次出血病死率高达50%以上,反复出血发生率为80%[1].常规降门脉压及止血药物不能有效预防再次出血;内镜下硬化剂治疗及食管静脉套扎术止血效果肯定(止血疗效为75%~94%),但难以闭塞所有的曲张静脉,尤其是胃底曲张静脉,且有出血、溃疡、穿孔、狭窄及其他诸多并发症,远期疗效不佳;外科手术行断流、分流术费用高,对肝脏功能损害较大,部分患者不能耐受.经皮肝穿刺门静脉行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PTVE)治疗,不仅能栓塞曲张的静脉有效止血,而且保持一定的门脉灌注以供给肝脏营养,帮助肝功能恢复,提高肝脏贮备功能,改善患者预后.笔者应用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O)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3岁,因间断乏力、纳差18年、反复呕血9次入院。患者于18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乏力、纳差,未诊治。2年前因呕血、血便在外院就诊,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上消化道出血,经保守治疗后血止。同年因再次呕血住外院,行脾切除 门脉断流术,术后1年多病情稳定。4个月前又出现反复呕血、便血,每次出血量1000ml以上,经止血、降门脉压等治疗后出血停止,但出血间隔时间日趋缩短,至本次入院,共出血7次。为进一步诊治入院。体检:血压105/60mmHg,重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未见黄染,肝掌、蜘蛛痣(~),心肺(一);腹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脏缺如,腹水征(~),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6.
脂类包被的脂肪酶 (1)在有机溶剂中可溶 ,在无水有机溶剂中可充当有效的酯化催化剂。研究发现 ,1在水 -有机两相系统中也可作亲脂性酯的有效水解催化剂。 1和底物均可溶于有机相 ,与水相中水分子发生反应。在天然脂肪酶的反应系统中 ,由于酶和底物分别位于水相和有机相 ,反应只发生在两相界面。因此 ,在水解反应时 ,用 1的水解反应速率比天然脂肪酶快 40~ 10 0倍。 1催化的水解速率不受水相 p H和两相搅拌速度的影响。 1的酶活可与 PEG修饰的脂肪酶相媲美 ,本研究还对两相反应的米氏动力学进行了考察。脂类包被的脂肪酶在水-有机两相系统…  相似文献   
7.
门静脉高压症是肝硬化的首要并发症,它发生于肝硬化之前,且贯穿于肝硬化始终。它是肝硬化最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常并发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等并发症。其中胃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所有的诸多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方法各有利弊,疗效尚不令人满意,本研究应用双介入术即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所致胃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和脾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8.
全球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超过4亿人,其中中国有1.3亿人口,约占40%以上。他们当中约20%~40%将直接死于持续HBV感染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癌。如何有效地抑制HBV,减缓肝脏慢性纤维化进展,是当前医学研究的热点。不同的抗HBV药物(包括干扰素及核苷类似物)对HBV有不同的作用靶位,  相似文献   
9.
重型肝炎病情危重 ,进展迅速 ,常由于肝细胞变性、肿胀、坏死 ,肝功能衰竭而致机体严重的代谢紊乱 ,各种毒性物质蓄积 ,常出现高黄疸、大出血、肝性脑病等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浆置换替代肝脏部分功能 ,可帮助重型肝炎患者度过危险期 ,促进肝细胞的再生 ,肝功能的恢复 ,逆转肝昏迷 ,延长存活期 ,提高生存率。我中心自 2 0 0 0年1 0月至 2 0 0 2年 6月对 1 1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进行单纯血浆置换 2 1例次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对象为 1 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住院患者 ,按2 …  相似文献   
10.
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成为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同时联合微波治疗、热射频消融治疗、冷冻治疗、B超引导下的瘤体内无水酒精注射等治疗措施均有一定的疗效,故对中晚期肝癌由单一的治疗模式转变综合治疗模式。我科2002年10月至2004年6月对7例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无效者,行经皮经肝门脉导管药盒植入,门静脉持续灌注化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