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9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曼氏血吸虫成虫及童虫中曾分离出一约40kDa多肽,它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并为慢性曼氏血吸虫感染者和经照射尾蚴免疫的动物血清所识别。该多肽为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是肌肉收缩系统中的一种主要调节分子。本研究用DNA重组技术制备曼氏血吸虫原肌球蛋白,与正常人及多种寄生虫感染病人血清进行Western blot和ELISA,进一步研究其在免疫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在日本血吸虫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进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和热休克蛋白47(Heat shock protein 47, HSP47)的动态表达,探讨其在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将50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成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5只。感染组每只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 ± 1)条,对照组以不含尾蚴的去氯水处理。分别于感染后4、6、8、10周和12周等5个时间点,各取5只小鼠肝组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小鼠血清中HSP47和TGF?β1含量,肝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胶原增生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TGF?β1、HSP47、I型胶原(α1)链COL1A1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在日本血吸虫诱导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小鼠血清HSP47和TGF?β1浓度和肝组织中TGF?β1 mRNA、HSP47 mRNA、COL1A1 mRNA表达水平均随纤维化进展而渐次升高。小鼠感染后6周,小鼠血清HSP47和TGF?β1含量分别为(179.26 ± 29.87) pg/mL和(22.37 ± 5.21) ng/mL,显著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小鼠的(150.29 ± 34.91) pg/mL和(18.54 ± 7.78) ng/mL(P均< 0.05)。肝组织HSP47 mRNA、COL1A1 mRNA、TGF?β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86 ± 0.04)、(1.17 ± 0.06)和(0.64 ± 0.13),均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小鼠的(0.23 ± 0.03)、(0.20 ± 0.02)和(0.38 ± 0.02)(P均< 0.01)。 结论 TGF?β1和HSP47在日本血吸虫诱导的小鼠肝纤维进程中的表达与肝纤维化进程一致,且随I型胶原的增多呈升高趋势;HSP47有望成为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新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
寄生虫感染在发展中国家仍然是一个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研究进展,人们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防御反应及免疫病理机制有了更多认识。CD4~+T细胞在机体免疫防御及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上认为CD4~+T细胞在体内外可分化成Th1、Th2两大细胞亚群,它们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发挥不同功能。后来又发现了两种新的CD4~+T细胞亚群,即Th17细胞和调节性T(Treg)细胞。它们具有与传统的Th1、Th2细胞完全不同的、独立的分化和调节机制。已有大量研究证实,Treg和Th17细胞在寄生虫病的抗虫免疫及免疫病理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Th17和Treg细胞在寄生虫感染所诱导的卫生假说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外有关Treg和Th17细胞分化及功能的研究进展,对Treg和Th17细胞在寄生虫感染及卫生假说中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 我们用国产FG83-1型化学发光测试仪,建立了分离的中性粒细胞(PMN)化学发光(CL)测定法,并对影响CL测定的因素作了探讨。 方法:参照Boyum法,从外周血分离出PMN。取PMN悬液1ml、加佴米诺溶液0.2ml混匀后移入样品室,测定木底,然后加入经正常人混合血清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下降,但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哮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卫生假说"的提出为基于寄生虫感染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哮喘提供了新思路。大量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数据均显示,寄生虫感染能有效抑制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炎症性肠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发生。寄生虫感染和"卫生假说"间存在复杂的潜在机制,其中调节性T(Treg)细胞和Th17细胞的各自作用和相互调节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寄生虫感染与"卫生假说"关系研究进展,并简要概述Treg细胞和Th17细胞在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Dot-ELISA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快速Dot-ELISA。运用该法检测了96份血吸虫病人血清,其中88份为阳性(91.7%),另检测了20份华枝睾吸虫病人及30份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各有1份为阳性。与Dot-ELISA比较,两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相似,然而快速Dot-ELISA具有快速(整个反应可在0.5h内完成)、简便、试剂用量少等特点,尤其在基层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许多血吸虫病流行国家已大规模地用吡喹酮化疗。因此不仅需要了解化疗对排卵量的影响,而且需了解其对宿主肝脏病变的作用。作者于1989年设计了儿童门脉周围纤维化(periportal fibrosis,PF)的超声波检查分级方法。本文运用该方法观察了吡喹酮治疗七个月后患儿的肝脾纤维病变。方法:选择苏丹Gezira灌溉区536名感染曼氏血吸虫的在校儿童。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20mg/kg或40mg/kg吡喹酮治疗。七个月后,对其中420名儿童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8.
COPT抗原标准化研究-热超声干卵与冰冻干卵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为进一步确定热超声干卵和冰冻干卵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和在单盲条件下的现场验证。结果表明两者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评价治愈疗效。二种抗原间各项比较均无显著的差异,均适合作为COPT试验的标准化抗原。但由于热超声干卵在制备时较简便,干卵周围较清洁,易于观察,似更适于作为COPT标准化抗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检测血液中循环抗原和抗体诊断血吸虫病应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血液中循环抗原和抗体与血吸虫病的关系,我们利用单克隆抗体Dot—ELISA试验和DGS—COPT试验,对宿主血液中循环抗原和抗体进行了检测,并对诊断血吸虫病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快速微量Dot—IGSS检测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中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点于微孔滤膜上,以快速微量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Rapid microvolume Dot-IGSS,Rm Dot-IGSS)检测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并与Dot-IGSS相比较,检测血吸虫病人血清69份,两法阳性率均为100%。检测正常人血清50份,两法阴性率均为100%。检测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10份,两法均未出现交叉反应。检测肺吸虫病人血清10份,Rm Dot-IGSS未出现交叉反应,Dot-IGSS有1例出现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