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酒精性肝病抗结核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酗酒者肝脏对抗结核药物耐受性差已引起广泛关注[1,2 ] ,但有关临床报道少见。为了进一步了解酗酒程度与酒精性肝病的关系 ,以及酗酒对抗结核治疗的影响 ,我们回顾性分析了 2 0 6例酗酒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 ,探索酒精性肝病伴肺结核的抗结核治疗。对象与方法 收集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5月有5年以上重度酗酒史的初治结核病患者 2 0 6例 ,均为男性 ,年龄 2 7~ 76岁 ;按结核病诊断标准[3 ] 分为 :继发型肺结核 176例 ,结核性胸膜炎 2 4例 ,急性血型播散型肺结核 2例 ,肺外结核 4例。按重度嗜酒 (重度嗜酒指每日饮酒精量 10 0g ,…  相似文献   
2.
2019年4月17日,武汉市肺科医院呼吸科收治1例69岁男性因外院结核分子生物学阳性诊断为肺结核的肺癌性淋巴管炎患者。该患者因“发现肺部阴影3个月,间断咳嗽2个月”入院。既往有结肠癌病史。胸部CT扫描显示双肺弥漫性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结节伴磨玻璃影,伴小叶间隔增厚,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双侧胸腔积液,在外院行肺泡灌洗液(BALF)GeneXpert MTB/RIF(简称“ GeneXpert”)检出MTB(极低)及TB-PCR检出MTB,诊断为肺结核,转诊至武汉市肺科医院。入院后完善结核相关检查,PPD皮肤试验阴性,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阴性,胸部CT影像学特征不符合肺结核改变,临床怀疑BALF结核病病原分子生物学检测假阳性,建议患者复查BALF、GeneXpert及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患者拒绝。给予诊断性胸腔穿刺,抽出胸腔积液20ml,送检显示,癌胚抗原(118.4μg/L)明显升高,提示恶性胸腔积液;最后行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提示转移性低分化腺癌,结合胸部CT表现,诊断为肺癌性淋巴管炎。患者后因病情恶化死亡。笔者认为,影像学表现为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结节伴小叶间隔增厚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时需鉴别肺癌性淋巴管炎。影像学表现与肺结核不相符时,分子生物学阳性诊断肺结核需谨慎,以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临床决策树法与积分模型法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效能。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2019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武汉市肺科医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入组标准的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入组临床决策树法组和积分模型法组,分别采用两种综合诊断模型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临床决策树组共纳入127例患者,其中男性90例,女性37例,年龄18~88岁,平均(49.33±19.63)岁,最后诊断结核性胸膜炎108例,非结核性胸膜炎19例;积分模型组共纳入120例患者,其中男性89例,女性31例,年龄13~84岁,平均(46.41±20.01)岁,最后诊断结核性胸膜炎94例,非结核性胸膜炎26例。临床决策树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57.4%,特异度78.9%,阳性预测值93.9%,阴性预测值24.6%,诊断准确率60.6%;积分模型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75.5%,特异度96.2%,阳性预测值98.6%,阴性预测值52.1%,诊断准确率80.0%。结论 积分模型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率均高于临床决策树法,方法简单,可推广应用于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4.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或并发症,其免疫学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炎性介质可能为其中的重要环节,CC趋化因子(CCL)22和17为细胞源性趋化介质,通过受体-配体途径动员表达相应趋化因子受体(CCR)的免疫细胞迁移,到达病变局部以发挥免疫效应.我们对恶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积液及血清中CCL22和CCL17水平进行检测,以探讨其在胸腔积液发生中的免疫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特征性胸部影像学表现包括黏液嵌塞、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小叶中心性结节和树芽征等,表现为肿块型非常少见。本文报道1例右上肺肿块伴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升高误诊为肺癌并行右上肺手术切除的病例且最后确诊为ABPA的诊治经过,以提高对影像学表现不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妇炎宝中黄芩甙的含量。方法:ODS-C18柱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检测波长276nm。结果:黄芩甙的含量为0.110-0.126 RSD=2.01%。结论:用HPLC法测妇炎宝中黄芩甙的含量准确、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是一种累及胎儿支气管树的罕见的支气管肺发育异常疾病, 青少年及成年人罕见。由于非儿科医师对此病认识较少, 经验缺乏, 此病易被误诊误治。本文通过报道武汉市肺科医院收治的被误诊为肺结核的5例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 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及误诊原因, 以提高非儿科医师对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的诊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病例短程化疗结束后痰菌阴转,但肺内仍存在结核球或空洞病灶的病例,经皮肺穿刺取材进行细菌学检查,评价短程化疗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4年5月,选择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83例,患者均经过常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短程化疗,疗程末痰涂片及痰培养均为阴性,但肺部X线表现仍存在空洞或结核球,在疗程结束后1个月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空洞壁或空洞内容物或结核球取材,进行细菌学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活检组织均进行涂片及培养检查,痰菌阴转病例中仅75例(90.4%)获得的组织标本阴性结果,8例(9.6%)获得阳性结果(其中3例为涂片阳性、培养阳性;5例为涂片阴性、培养阳性)。药敏试验结果1例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其余7例为敏感菌株。24个月的随访结果有6例痰菌阳转。结论初治痰菌阳性空洞、结核球肺结核病例的短程化疗后,组织标本细菌学检查阳性结果的8例病例中在2年内有6例出现痰细菌学复发,提示目前普遍采用的肺结核疗效判断标准(痰菌阴转)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预防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初次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1 305例,分为治疗组654例,对照组651例,均以“2HRZE(S)/4HR”方案化疗,治疗组抗结核同时口服N 乙酰半胱氨酸1.2 g·d-1, 对照组同时口服谷胱甘肽600 mg·d-1。结果治疗组肝损害发生率(4.1%)及HBsAg阳性患者肝损害发生率(8.0%)均较对照组(8.1%,32.4%)低(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中断率(2.3%)和用药调整率(1.4%)均较对照组(分别为6.9%,4.6%)低(P<0.01或P<0.05);咳嗽缓解率(96.9% )、体质量增加率(96.2% )及痰涂片转阴率(93.3% )均较对照组(分别为82.9%,78.6% , 89.7% )高(P<0. 01,P<0. 01,P<0.05);两组均未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其他不良事件。结论N 乙酰半胱氨酸对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可减少因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而造成的不规则化疗发生率。同时,可明显改善患者初期症状。  相似文献   
10.
PBL教学法在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教学是提高医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为顺应了新时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将PBL教学引入医学机能学实验改革。总结几年来教改的经验,发现这种以问题为中心、配合讨论分析,以学生为主体的PBL教学模式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发现,师生互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